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9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半夏1周前
赤小豆(学名:Vigna umbellata)是豆科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在中医领域应用历史悠久,同时也是常见的食疗食材。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解析: 一、品种与外观特征 赤小豆与常见的红豆(Vigna angularis)在形态和功效上有显著差异: 1. 形态:赤小豆颗粒细长(长 5-8mm,直径 3-5mm),颜色暗红或赤褐色,表面无光泽;红豆则更圆润饱满,颜色偏鲜红且有光泽。 2. 成分:赤小豆含更高的膳食纤维(约 13%)和皂角苷,而红豆蛋白质含量略高。赤小豆中的三萜皂苷是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利尿和抗氧化作用。 二、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 1. 利水消肿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促进水湿代谢,常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及黄疸尿赤。例如,《伤寒论》中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可缓解湿热黄疸。现代临床中,赤小豆与鲤鱼同煮对肝硬化腹水和营养不良性水肿有辅助疗效。 2. 解毒排脓 其清热解毒作用可消散痈肿疮毒,如乳腺炎、丹毒等。外用时,赤小豆末与鸡蛋清或醋调敷能减轻红肿疼痛。 3. 其他功效 赤小豆还具有健脾祛湿、调节血糖(高纤维延缓糖分吸收)和补血养颜(含铁量较高)的作用,适合湿热体质人群日常调理。 三、食用方法与搭配建议 1. 经典食疗方 1. 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 50 克、薏米 30 克,健脾利湿,适合夏季饮用。 2. 赤小豆鲫鱼汤:赤小豆 100 克与鲫鱼同炖,利水消肿效果显著。 3. 赤小豆红枣汤:搭配红枣、桂圆,补血养颜,缓解贫血面色萎黄。 1. 烹饪技巧 1. 赤小豆质地坚硬,需提前浸泡 4-6 小时,炖煮时间建议 2 小时以上以确保软烂。 2. 制作甜品时可捣成泥状,如红豆沙;或磨成豆浆,增加消化吸收率。 四、禁忌与注意事项 1. 不适宜人群 1. 尿频、尿多者:赤小豆利尿作用可能加重症状。 2. 肾功能不全者:高钾和高蛋白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钾血症。 3. 体质虚寒者:性偏凉,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痛、腹泻。 4. 孕妇:虽可缓解水肿,但需控制量(每日不超过 30 克),避免过度利水。#中药材#草药#识百草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