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7
#在路上 郎木寺:在雪山与经幡间触摸时光的纹路 车过阿坝,山风忽然裹着酥油香气涌入车窗——郎木寺到了。这座位于甘川交界处的藏传佛教小镇,常被称为“东方小瑞士”,但只有站在白龙江峡谷入口,才明白它藏着比阿尔卑斯更浓的信仰与烟火:雪山半掩,江声清越,转经声嗡鸣不绝,还有那一抹撞入蓝天的金黄,格外醒目。 沿石板上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明黄外墙的寺庙。阳光已穿过云层,在鎏金飞檐上汇成一道流动的金河。这是建于1748年的措钦大殿,二百七十余年风雨未曾褪去它的庄重。檐下黑底经幡被风掀起,露出雪白的吉祥八宝纹。有游客轻声提醒:“别靠太近,经幡是通天的信物。”话音未落,山风卷动经幡哗啦作响,如诵经声声。殿前青石板被虔诚的脚步磨得发亮,老阿妈扶着拐杖拾级而上,绛红藏袍在肃穆中无声移动。 穿过侧门,四座白色佛塔立于缓坡,如四朵凝固的云——这是镇守四方的“四瑞塔”。一位僧人正俯身擦拭塔基,指尖轻抚过壁画上的莲瓣,斑驳金粉中仍可见飞天衣袂流转的曲线。转经廊被阳光晒得温热,藏民们手持经筒或酥油灯缓步绕行,“咔嗒”声与远处法号相和。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仰头问:“转完塔能许愿吗?”阿妈笑答:“心诚的人,风会把愿望带给佛祖。” 再往深处,两座并肩的白塔让我驻足。塔顶法轮在日照下碎金流转,仿佛坠入尘世的星辰。塔身拱门内是以金粉与松石手写的《甘珠尔》经文,一笔一画皆浸透时光。蹲身细看塔基,“六长寿图”中岩羊、鹿、鸟和谐共生,岩羊的眼睛以珊瑚粉点染,暗处泛着琥珀光泽。石栏上蓝黄条纹如流动的彩虹,蓝色喻天,黄色喻地,将“天地合一”的哲思绘于明处。风起时,经幡如浪涌动,远处民居炊烟与寺中桑烟交织,已分不清哪缕属人,哪缕属神。 离去时暮色渐沉,白龙江上烟霭浮动。镇口藏餐馆飘来牦牛肉汤的香气,少年旁着一只狗在招揽生意。忽然明白,郎木寺的魅力从不只在庙宇佛塔,更在那些细微处:经幡飘动的弧度,老人微驼的背影,矿物彩画中历久弥新的鲜活。有人说这里“被时光遗忘”,可岁月明明深烙在每一块砖石、每一幅壁画之中。立于塔下,听经幡响,闻酥油香,方才顿悟:所谓永恒,原是无数当下的叠合;所谓神圣,不过人间最本真的虔诚。 山风再起,经幡翻飞。我摸了摸口袋里请来的平安符,纸页上还存着阳光的暖意。有些故事不必一次读完,有些风景值得一再重温。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