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fcat3月前
专业教练点破5个蛙泳致命错误,让你告别“白费力”! 首先是节奏错误。 蛙泳的核心节奏是“划水、蹬腿、滑行”。许多人错误地在抬头换气时停顿,此时身体阻力最大,会导致动力完全丧失。正确的做法是,划水和换气一气呵成,不停顿,而将最长的停顿时间放在动作结束后、身体呈流线型的滑行阶段。推荐使用“两次蹬腿、一次划水”的练习来强化流线型滑行的感觉。 第二是蹬腿过宽。 过宽的蹬腿非但不能增加动力,反而会急剧增大身体前进的阻力。正确的蹬腿应是窄距的,膝盖开合幅度不应超过肩宽,使双腿基本保持在身体轮廓线内。通过“仰卧流线型蹬腿(SLOB)”练习,可以有效训练膝盖内收和保持身体直线。 第三是动作幅度过大。 换气时身体出水过高,或手臂前伸时抬出水面,都会导致双腿严重下沉,形成巨大阻力。高效的蛙泳身体起伏应更平缓,手臂前伸恢复时应在水面或水下一点点的位置穿行。可通过“俯卧流线型练习(SLOF)”来训练身体在水面的平稳滑行姿态。 第四是掉肘。 这是指划水时仅用手掌而没有利用前臂。正确的“高肘抓水”技术要求用整个前臂和手掌来抱水,以调动背部大肌群,产生更强推进力。可通过“前向划水”(Sculling)练习来建立水感,高水平泳者则可利用弹力绳等工具进行阻力训练,强化划水力量。 第五是游得太慢。 蛙泳是一种节奏感极强的短轴泳姿,慢速游动容易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并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高强度、快节奏的训练反而更能帮助泳者在疲劳状态下保持正确技术,从而获得更好的有氧效果。推荐使用“自由泳腿配合蛙泳划水”的练习来提升划水爆发力和节奏感。 最后,一个名为“倒数练习”的综合训练法被极力推荐。通过在一个训练组中,逐趟减少并再增加单趟的划水次数,可以迫使泳者主动思考如何优化节奏与力量输出,从而显著提升划水效率和单次划水距离。 #蛙泳 #游泳教学 #游泳技巧 #蛙泳蹬腿 #蛙泳划手 #高肘抓水 #流线型 #游泳提高 #健身 #干货
00:00 / 07: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进步最快的方式:啃下“难且正确”的硬骨头 总有人疑惑:为什么同样的时间,有人原地踏步,有人突飞猛进?答案藏在“选择”里——前者总挑轻松的事做,后者却主动啃“难且正确”的硬骨头。进步的本质是突破舒适区,而“难且正确”的事,正是突破的最佳切口,它像一把锋利的刀,能最快削掉你的短板,锻造核心竞争力。 1. 为什么“难且正确”的事能让人飞速成长? • 倒逼能力升级:“难”意味着超出当前水平,比如从“会做执行”到“学做管理”,从“能写文案”到“懂做策划”,每攻克一个难点,都是能力维度的跃升。 • 筛选长期价值:“正确”指向长期收益,比如坚持读书、深耕专业,短期看似无利,却能在3-5年后形成别人无法替代的优势,而轻松的事多是即时满足,难有沉淀。 • 对抗人性弱点:拖延、畏难是成长的绊脚石,主动做难事能锻炼专注力和韧性,这种“反脆弱”能力,会让你在任何领域都跑得更快。 2. 怎么做:把“难且正确”的事落地成日常 1. 精准定位“难事”:列出3件“想做但怕做”的事(如公开演讲、学一门新技能),从中选1件对长期目标最关键的,作为优先突破项。 2. 拆解成“踮脚可及”的小目标:比如想学会数据分析,别直接挑战复杂模型,先从“掌握Excel函数”“看懂基础图表”开始,小胜利会积累信心。 3. 用“最小行动”启动:克服畏难情绪的最好方法是“立刻做5分钟”——想写文章就先写100字,想学编程就先敲1行代码,行动起来,难的感觉会慢慢消解。 真正的进步从不会轻松,但每一次对“难且正确”的坚持,都是在为未来铺路。就像登山,陡峭的路段最累,却能最快抵达山顶,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需要我帮你分析一件“你想做但觉得难”的事,并拆解成3个具体的小步骤吗?你只需说“好”,我会结合你的潜在需求给出可落地的行动方案。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wzfcat1周前
抬头蛙讲解!纠正三大常见错误,掌握正确配合时机,看完就能学会 抬头蛙教学系统地解决了游泳者“抬头就沉”的核心痛点。 首先,强调了稳定的基本姿态是成功的基石。关键诀窍是将下巴始终保持在水面上,因为头抬得越高,身体下沉得越快。练习的重点是维持这一姿态,避免不必要的身体起伏。 其次,在腿部动作上,核心口诀是**“慢收快踢”**。缓慢收腿可以减少阻力,防止身体下沉;而有力地向后踢水是为了前进,而不是为了让身体上浮。收腿过快和为了上浮而踢水是导致失败的两个主要错误。 接着,讲解了正确的划水轨迹。手臂动作应是在身前画一个开阔的半圆形,通过连续的**“外划”和“内划”**来持续维持浮力。常见的错误是只做外划而忽略内划,或是向下压水,这都会导致身体下沉和剧烈起伏,消耗大量体力。 最后,提出了两种配合时机:适合初学者的**“同步模式”,即手臂前伸与踢腿同步进行,节奏感强,易于维持浮力;以及适合进阶者的“分解模式”**,即手臂前伸进入滑行后再踢腿,以获得更长的滑行距离。 结尾强调,理论结合实践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持续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技巧,最终游出轻松从容的抬头蛙泳。 #抬头蛙 #蛙泳 #游泳教学 #游泳技巧 #学游泳 #蛙泳技巧 #游泳 #游泳姿势 #游泳初学者 #抬头蛙换气 #体育 #健身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9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