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5
大理秘境!百年无人古村利客村,被遗忘之美 利客村是明清古村落建筑的“活标本”,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环境优美。 历史部分:明代朱玑的幕僚郑子端在此定居,形成郑姓村落,建筑保存完好,有军事和农耕文化结合的特点。 从巍山古城出发,驱车约40分钟即可抵达,沿途山势起伏,云雾缭绕,宛如步入水墨画中。 村落依山而建,分为上、中、下三排院落,30余座明清古宅错落有致,青瓦木檐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堪称滇西隐秘的“桃源秘境”910。 📜 历史:百年马帮与郑氏传奇 利客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相传因进士朱玑的幕僚郑子端慧眼识风水宝地而建村,全村以郑姓为主,至今保留着严谨的家族脉络。村内建筑群融合军事防御与农耕文化,36院古宅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为特色,曾是茶马古道马帮的重要据点。清末郑学祖宅尤为经典,院内百年老梅与绣楼相映,诉说着昔日马帮商贾的辉煌岁月 🏡 村落探秘:活着的明清博物馆 古建筑之美 漫步青石板路,明清民居保存完好,无一现代建筑破坏风貌。郑学祖宅的木雕窗花、照壁题字尽显匠人巧思,院落间布局如迷宫般纵横交错,细节处可见主人家的文化底蕴。村内仅剩四五户人家留守,更添古朴静谧的氛围#旅行推荐官 #我们在旅行中被治愈 #住进风景里 #世界交换计划 #乡愁记忆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1
@锋5月前
漏底古村是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在清代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村落形态,但因缺少历史文献记载,无法确定这片土地具体从何时开始有人定居。过去,漏底村人外出靠双脚翻山越岭,走的是一条2300多年前的璞信古道的一段,此古道向东到茗坞关,其中一段现被七一水库淹没;向西沿葛仙公山南坡至风车岭,经白石桥、王坊到山门关隘。不过唐开元后,这条古道慢慢退出舞台 建筑文化 传统民居风格 古村中的房屋是典型的江西民居风格,多为单层的土墙黑瓦或木结构的三架屋、五架屋。古村中保留着80栋传统民居,其中有着200多年历史的陈家老屋颇受游客青睐。这些房屋是当地村民借助自然的力量建设而成,他们从附近山林获取优质木材,利用自然界的光、热和水,将沙土变成砖石,垒砌成屋。虽然历经风吹雨打,满带沧桑,却倍显魅力 公社食堂 村落背后大山下面有该村规模最大的一栋木头民居院落,名为公社食堂,它也是该村唯一的商业服务窗口。 关于漏底村名字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说法。这个村庄在群山环抱之中,既没有河流也没有小溪,但无论下多大的雨都不会发生内涝,雨水会流向村对面的石壁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曾有好事者在村水中倒入谷糠,后在山下水口处发现有谷糠,故猜测水自村底漏出,也许是那个无底的漏洞通向了一条至今无人发现的地下暗河,然后流向了三清湖,因此有了漏底村的名称 民间传说 村中相传八仙途经此地,见天色已晚,四处无人,便在此间留宿,待其离去后此地仙气未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怪石嶙峋、幽谷千仞之景 影视文化 漏底古村凭借其秀美风光成为了影视剧的取景基地,是电视剧《油菜花香》的主要取景拍摄点,也是电影《可爱的中国》的主要取景地之一,还是赣浙闽皖四省摄影家采风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看看大山的风景美不美 #山沟里空气好 #小山村风景 #江西#农村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水峪村,就是山谷里临水而建的村落,没有任何特色的名字,光是房山,就有三个同名的村落;但这个水峪村却蕴含着古宅、古碾、古道、古中幡为代表的“四古文化”;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村里的中幡还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同在南窖乡的褶皱里,与南窖村不到3公里,这两座古村却活成了历史的AB面。南窖村是山野的王府井;而水峪村则藏着百座煤商的豪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山村四合院风格。 五代和宋、辽时期,这里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交界地带,因双方争夺领地,管辖混乱。 北宋徽宗时期,女真族攻陷燕京,这里属于金朝的奉先县;蒙古军灭金后,奉先县改名房山县;元明清三朝,这里迎来了三次大规模的山西移民——最多的一次,是明洪武至永乐的三十余年,朝廷移民三万余户,来此垦荒屯田、进而成为了京西的煤炭集散地。抗战期间,这里是我党冀热察挺进军的辖区;抗战胜利后,水峪村得以解放,成为了华北最早的解放区;八十年代之前,这里属于北京市矿务局管辖,是京西煤矿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后山的村口还能找到古商道的入口,从这里翻山,近可以出周口店、涿州,远可达山西、内蒙。狭窄的山道已长满杂草,但仍可想象当年昼夜不绝的驼铃声和拥挤繁忙的景象,那些失足坠崖的骡马,至今仍在古商道的传说里嘶鸣。只有来到这里,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才能更加具象。 当煤商宅院长满杂草,或许会感到这里的衰败?但其实,这是历史预留的填空题。栋梁间未朽的榫卯,稍加修缮就是绝品山居。谁说沧桑与时尚不能同眠? 所有古村都逃不过的命题在此破局:让沧桑与舒适同眠,教石头记续写新篇。这或许就是"四古文化"最生动的注脚——古道西风里,瘦马正变成追风的铁骑。#古村落探秘 #中国传统古村落 #历史文化古村 #历史 #京西古道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