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1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什么是羞耻|你以为是错,其实是结构不被允许的信号 什么是羞耻|你以为是错,其实是结构不被允许的信号 羞耻,是人类最沉默、最具摧毁性的情绪之一。 它不像愤怒那样爆炸,也不像悲伤那样流动, 它是压在心底的沉重、内缩、窒息—— 它让你想要消失。 你以为羞耻是“我做错了”。 但真正的羞耻,往往是:“我存在,就是错的。” 你会在什么时候感到羞耻? 当你表达真实情绪,被说“太脆弱”; 当你展现渴望,被说“太贪心”; 当你拒绝顺从,被说“太自私”; 当你不合标准,被说“你怎么可以这样”。 这不是道德问题, 这是你生命结构中某部分被系统性否定的信号。 Mo 成长模型告诉我们: 羞耻的本质,是结构被打断时, 个体对“存在本身不被容许”的内向指责机制。 你想表达,卡在情绪; 你想保护,卡在自我防御; 你想成为谁,卡在自我认同; 而社会、关系、家庭,没有回应你,反而让你内化为: “是我不对。” “是我太多了。” “是我不该这样存在。” 于是你学会了压抑、掩饰、讨好、隐藏, 不是因为你胆小, 而是因为你想活下去——在这个结构中生存。 ESC 认知理论说: 羞耻 = 当存在被结构持续拒绝时, 个体自我感碎裂所生成的封闭反馈回路。 你不再尝试成长,而是试图适应; 你不再追问意义,而是压住欲望; 你不再挑战结构,而是隐藏结构内的自己。 羞耻,让你以为顺从是生存唯一的方式, 让你为“成为自己”感到羞愧。 所以,羞耻不是你有问题, 而是你曾经在成长过程中, 没有被允许用自己的方式存在。 如何判断你是否活在羞耻结构中? 1、你习惯自责,但说不出具体错在哪里 2、你觉得“不够好”是一种事实,不是情绪 3、你不敢表达真实的需要,因为觉得“不配” 4、你在关系中,总想“不要太麻烦别人” 如果这些说中了你, 请记住:这不是你的本质, 是你还没被允许建构你的存在路径。 羞耻,不是你做错了, 是你真实存在的那一部分, 还没有被你的结构、你的关系、你的世界,温柔地接住。 你不是“太多”,你是被“压太久”。 你的愤怒、你的渴望、你的敏感、你的光, 不是羞耻的理由, 是你真正要穿越出来的存在力。 #认知 #成长 #修行 #结构觉醒 #心理学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6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0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4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3
00:00 / 36: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1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2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36
00:00 / 08: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