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车邦3周前
#小云雀AI #科技改变生活#五年规划#时事政治#原创作品 国家近期的两个五年计划分别是“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它们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蓝图。下面是一个简要的对比表,帮助你快速了解它们的核心内容和区别: 规划名称 时间范围 核心主题 主要目标 重点内容 “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县全部摘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脱贫攻坚、节能减排、健全民生保障、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迈向新发展阶段,开启新征程 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新提升 科技自立自强、畅通国内大循环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年规划”是什么? 中国的“五年规划”(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计划”改称为“五年规划”)是国家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的蓝图,旨在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它起源于1953年,至今已完成十四个五年规划。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的延续与发展 “十三五”和“十四五”并非割裂,而是承前启后的关系。 · “十三五” 聚焦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性任务,为此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 “十四五” 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更侧重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并设定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2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周朝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积累和发展,以下是其崛起的主要历程和关键因素: 先周时期的积累 - 农业发展:周人的始祖后稷,擅长农业种植,被帝尧举为“农师” 。在他的带领下,周部落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民众能够开垦更多土地,种植多种农作物,粮食产量稳定,这为部落的壮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迁徙与扩张:周部落不断迁徙,在公刘时期迁到豳(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这里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周部落在此进一步发展壮大,人口增多,势力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古公亶父时,又迁至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周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周人在此筑城郭、建宫殿,设立官职,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国家机构。 季历、文王时期的壮大 - 军事扩张:季历在位时,积极向外发展势力,征伐西落鬼戎、燕京之戎等周边部落,大大拓展了周的领土范围,增强了军事实力,同时也提高了周在诸侯中的威望。周文王姬昌继位后,继续推行扩张政策,他攻灭了犬戎、密须等国,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东向进逼殷商,先后征服黎国、邘国,又攻占崇国,在沣水西岸建立丰京,为灭商做好了军事上和地理上的准备。 - 政治怀柔:周文王实行德政,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如姜尚等一批有才能的人都归附于周。他还通过调解虞、芮两国的争端,赢得了各诸侯的信任和拥护,很多诸侯纷纷表示愿意接受周的领导,周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 会盟诸侯:周武王姬发继位后,继承父亲的遗志,积极准备伐纣。他在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有八百之多,这次会盟展示了周的号召力和军事动员能力,也试探了商朝的反应,为伐纣进行了一次军事预演。 - 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认为时机成熟,便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落,率领大军讨伐商纣王。双方在牧野展开决战,商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临时拼凑的奴隶和战俘,缺乏战斗意志,在周军的猛烈攻击下,商军很快崩溃,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史称西周 。 周朝初期的巩固 - 分封诸侯:周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了众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作为周王朝的屏障,拱卫王室,对拓展周的统治疆域、传播周文化、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 制礼作乐:周公旦在周朝初期制定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2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