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五方佛彩塑(明-国1) 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内的五方佛彩塑是该殿的重要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意义,五方佛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东方的阿閦佛、南方的宝生佛、西方的阿弥陀佛和北方的不空成就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均为泥塑。佛像端坐在须弥座上,姿态端庄,面相丰圆,表情宁静祥和,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每尊佛像的造型都比例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尺寸搭配合理,从头到脚、从四肢到躯干,都符合人体的美学原则,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佛像的衣纹线条流畅自然,袈裟的褶皱表现得细腻逼真,仿佛能感受到布料的柔软和飘逸,展现出高超的雕塑技艺。虽然五方佛都呈现出宁静祥和的总体神态,但每尊佛像又有其独特的表情和气质。如阿閦佛显得庄严肃穆,宝生佛则稍带微笑,给人以不同的精神感受。彩塑运用了多种色彩进行装饰,色彩搭配协调统一。佛像的袈裟多采用朱砂红、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色彩鲜艳明亮,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部分佛像的衣纹、头光、背光等部位采用了贴金工艺,金光闪闪,增添了佛像的神圣感和华丽感,使整个彩塑更加庄重、典雅。#古建筑之美 #这里是山西 #保护文物传承文化 #大同 #华严寺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7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8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1
欣一然3周前
奉国寺七尊大佛是中国辽代佛教彩塑的代表作,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内,分别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象征佛教过去七佛体系,展现了辽代宗教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巅峰成就。 七佛自东向西依次为: 迦叶佛:代表“饮光”智慧,象征佛法传承。 拘留孙佛:意为“所应断”,象征断除烦恼。 尸弃佛:意为“顶髻”,象征庄严与觉悟。 毗婆尸佛(居中主尊):过去七佛之首,通高8.6米,象征“法身”智慧。 毗舍浮佛:代表“报身”修行,体现精进。 拘那含牟尼佛:意为“金寂”,象征涅槃寂静。 释迦牟尼佛(最西侧):现世佛陀,连接过去与未来,右肩袒露体现洒脱。 七佛均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通高8-9米,以整木立柱支撑,历经千年未倾。 毗婆尸佛背光高16米,其余逐次递减;佛像服饰分两种:青朱牡丹纹裙与龙纹裙,释迦牟尼佛独袒右肩。 每佛两侧立胁侍菩萨身,高约2.5米,风格与山西华严寺辽塑相似。 七佛布局源自《长阿含经》过去七佛体系,体现辽代对小乘佛教元素的融合。 空间排列暗合《法华经》“一花一世界”思想,强化“法界一体”的华严宗理念。 奉国寺背景与价值 历史地位: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为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大雄殿是中国现存最大单檐木构建筑,代表11世纪建筑最高水平。710 艺术三绝:七佛彩塑、辽代建筑彩画及木构技术并称“奉国寺三绝”,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8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