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后不孝顺? 其实从吃饭这件事上,父母早埋下了伏笔。有的孩子不知感恩父母付出,有的在家自私、在外不懂尊重,有的啥家务都不做、没家庭责任感,这些问题,多半藏在日常吃饭的细节里。这四个用餐细节,家长一定要重视,别等孩子习惯养成了再改就难了: 1. 别把家当饭店,别惯着孩子挑食。不少孩子吃饭挑得很,爱吃的扒拉着吃,不爱吃的一口不动,家长还得专门给他做。可每道菜都是父母用心做的,做啥吃啥,不光不浪费,还能让孩子知道尊重别人的辛苦,明白没人该围着他转。 2. 等人到齐再动筷,别让孩子养成先吃的自私劲儿。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饿了先吃没事”,时间长了,孩子眼里就只剩自己,长辈没上桌、家人没到齐就自顾自吃。其实几分钟饿不着,却能教会孩子等一等、懂尊重,知道家里的事得和大家一起。 3. 好吃的先给长辈,别给孩子搞特殊。逢年过节做了好东西,总有人先把菜推给孩子,说“孩子爱吃先给他”。可这样宠着,孩子会觉得“最好的就该是我的”,慢慢变得自私,不懂谦让,更不会孝敬长辈。把好东西先让长辈,才是给孩子心里种上感恩和孝顺的种子。 4. 吃完饭别让孩子甩手走,让他帮忙收拾碗筷。不少家长疼孩子,觉得“孩子小”“学习累”,从不让他碰碗筷,自己默默收拾。但孩子也是家里一份子,擦个桌子、递个碗,不是帮家长干活,是担起自己的责任。从小让他做,他才知道家是大家的,责任要一起扛,长大后才不会成“白眼狼”。 饭桌虽小,却是教孩子做人的小课堂。吃饭时教的尊重、感恩和责任,才是孩子长大后孝顺的根本。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不光懂事孝顺,走到哪儿都招人喜欢。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