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徐华暄2周前
成语故事《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 的意思是:在做一件事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打算或把握。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考虑周全,对成功很有信心。 它形容一个人思路清晰,准备充分,因此显得沉着冷静,非常有把握。 ---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一篇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文与可(文同)是苏轼的表兄,也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画竹子。 苏轼在文章中写道: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意思是:所以画竹子之前,心里必须要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着笔仔细凝想,等到脑海中浮现出想要画的竹子的样子时,就立刻动笔,一气呵成,来捕捉那个形象。(这个过程就像老鹰看到兔子突然俯冲下去一样,稍一放松,灵感就消失了。) 后来,人们就从“成竹在胸”提炼出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 近义词和反义词 · 近义词: · 成竹在胸:意思完全相同。 · 心中有数:对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 · 稳操胜券:形容有绝对取胜的把握。 · 胜券在握:同上。 · 反义词: · 心中无数:对情况不了解,没把握。 · 茫无头绪:一点头绪都没有,不知从何下手。 · 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 用法示例 这个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或状语。 1. 作谓语: · 明天就要演讲了,他准备得非常充分,显得胸有成竹。 · 面对考官提出的难题,她依然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2. 作定语: · 他脸上露出了胸有成竹的微笑。 · 总经理做了一个胸有成竹的手势,让大家安心。 3. 作状语: · 他胸有成竹地走向考场。 --- 总结 《胸有成竹》 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智慧和处事态度的体现。它鼓励我们在行动之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准备,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从容不迫,取得成功。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