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7
命运的赛勒克。这首歌是电影《万桐书》的主题歌。这个故事是讲一位汉族音乐学家与一位维吾尔族木卡姆大师的相遇,他们的合作改变了木卡姆的命运。 一、 背景:时代的危机与使命 上世纪50年代初,能完整演唱十二木卡姆的大师很少且年事已高。这门艺术完全依靠“口传心授”,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况。危急关头,政府组织了一个抢救工作组,工作组核心人物是万桐书。 二、 关键人物:吐尔地阿洪 吐尔地阿洪出生于新疆英吉沙县的一个木卡姆世家,是家族中的第五代传人。他是当时唯一能完整演唱十二木卡姆全部套曲的艺人。他的生命就是木卡姆最后的也是最完整的“活态载体”。 吐尔地阿洪常年带着家人和徒弟流浪,靠演唱为生。这种颠沛流离却始终坚持的生涯,使得完整的木卡姆得以在他身上保存下来。 三、 抢救过程: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万桐书与吐尔地阿洪的合作,是一次伟大的文化接力。 1. 艰难的寻找 万桐书夫妇带着沉重的录音设备前往新疆。 他们在1951年于喀什找到了吐尔地阿洪。在简陋的条件下,进行录制。 2. 录制过程: 从1951年到1954年,年迈的吐尔地阿洪以惊人的毅力和对艺术的虔诚,面对陌生的麦克风,一遍又一遍地演唱、演奏。 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年,最终录制了完整版十二木卡姆的音响资料,总时长超过24小时。 3. “翻译”与整理: 不仅是录音,还需要记谱、翻译和整理。 语言关:吐尔地阿洪演唱的歌词是古突厥语(察合台语),包含大量波斯、阿拉伯语词汇。万桐书与当地的维吾尔族学者合作,听写、翻译、校注,将其转为维吾尔文和汉文。 记谱关:木卡姆的节奏和音律极其复杂,有很多“微分音”(游移音),西方通用的五线谱难以精确记录。万桐书创造性地结合各种符号,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其神韵。 最终,于1960年出版了《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 #命运的赛勒克#刀郎#热门音乐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2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