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秦始皇陵出土的神秘驷马战车:甘肃河渠马的力量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历史探索频道。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秦始皇陵,探索出土的驷马战车及其所使用的甘肃河渠马。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驷马战车的外观。它们由四匹马牵引,这些马就是秦朝的本地马种——甘肃河渠马。从外形上看,这些马比我们现在的马要小很多。它们的耳朵像削竹一样尖,眼睛像黑珍珠一样明亮,鼻孔外翻,肺活量非常好。这些马的前腿如柱,后腿若宫,肌肉发达,是青壮年的马,非常有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驷马战车的构造。战车由三根勇组成,中间的叫御手,两侧分别是车左和车右。这些战车在秦朝时期都是木质结构的,但由于在地下埋藏了2200多年,木质部分已经全部腐朽了。 驷马战车在秦朝军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速度快,而且机动性强,可以在战场上迅速移动,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威胁。甘肃河渠马则是驷马战车的力量之源,它们的耐力和速度使得驷马战车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些考古发现对现代历史研究的意义。这些发现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秦朝的军事装备和马种,还让我们对秦朝的文化和科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们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秦始皇陵探秘 #古代马种 #驷马战车 #历史考古发现 #秦朝军事装备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战国“团花纹”青铜敦/一级文物/甘肃博物馆藏 甘肃省博物馆珍藏的团花纹环耳铜敦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食器与礼器,1999年出土于平凉市庙庄战国秦墓,并被定级为一级文物。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一件盛放黍、稷、稻、粱等粮食的食器与礼器。这件铜敦高17.5厘米,宽21厘米,口径19厘米。整体呈扁球形,敛口,圜底近平,下承三只蹄足,显得稳重敦实。其设计巧妙之处在于,盖子和器身的造型完全相同,合为一体为一器,分开则可作为两个容器使用。圆弧形的盖面上装饰着三个卧虎钮。器身两侧设有兽面铺首衔环双耳,既实用又增添了威严感。器物的盖面与腹部主要装饰着团花图案,其间以蟠螭纹为辅。这种纹饰组合在战国时期是一种创新的纹样。团花纹样以阴线雕刻,花蕊部分还装饰有细密的连珠纹,工艺极为精湛考究。这种团花与蟠螭纹带交替布局的格式,使得图案疏密有致,匀称和谐,一改春秋时期青铜器纹饰的繁缛风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见证了青铜器纹饰和造型的演变发展过程。此件青铜敦的器形与甘肃省博物馆藏的另一件战國團花紋青銅敦形制极为相似,它们共同为研究战国时期,特别是秦地的青铜铸造工艺、礼器制度和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青铜器#战国青铜器#博物馆#甘肃博物馆#雅云山房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