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溯溪、洪涝灾害灾害,过河的安全策略和方法 ⚠️你一定见过各种看似有道理甚至感人的过河方法,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甚至可能酿成群体溺水的悲剧。今天我来给你讲清楚安全过河的底层逻辑和正确方法。 ☝️理解了水流的力量(水阻力)和可利用的“避风港”(回流区),我们就能明白安全过河的核心策略是: ✅最小化阻力面,最大化利用回流区进行相互保护。 所以,当你被困急流,如何更加安全地过河?一人、两人、众人分别要怎么过?木棍、登山杖要怎么利用更有效? 🛟我刚参加完ISARA国际搜救联盟急流救生培训,接下来会为大家分享一系列关于涉水安全的知识。暑期已至,洪涝多发,建议你了解这些用生命换来的涉水安全知识。 👉👉👉结合留言补充以下信息: 1.根据水域现场区域划分,上游:水流来的方向,下游:水流去的方向;以面朝下游为基准,左手边是左岸右手边是右岸。视频里为方便大家理解,浅滩横渡以顶住水流为准,去左手边左脚在前,去右手边右脚在前,左右腿形成弓步稳定身体。 2.流速测试,除了使用流速仪,还可以通过水中漂浮物流动的时间和距离进行流速的判断,视频里有字幕说明。 3.关于“抱石头过河”,这是反流体力学的死亡陷阱。受浮力影响,以花岗岩密度为例,30KG石头在水中的有效增重仅18KG,但造成的水流冲击力在1米/秒流速时高达50公斤。抱石很容易重心不稳,降低机动性,带来灾难的力矩。快速解脱式配重带也仅用于静水,流速大于0.8米/秒禁用。金字塔队形行进比单人减阻40%,比抱石稳定性高300%。 4.关于“背对水流横渡”:违反人体解剖学和流体力学,不仅很难保持稳定,而且会造成踝关节、膝关节和交叉韧带的灾难。顶流弓步才是匹配人体结构的正确姿势。 5.从大雁编队到浅滩横渡金字塔队形,再到飞机和船舶的设计,本质都是利用流体力学原理,通过结构优化,将个体能耗转化为群体的收益。 #洪水 #户外 #过河 #乌孙古道 #溯溪 @👁雪狼
00:00 / 08: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科学合理的渡河方案与横渡系统 在户外徒步及穿越河流时,错误的决策可能直接威胁团队安全。科学合理的渡河方案和安全的横渡系统能有效降低风险,确保安全通过。 方案一:判断水流,果断决策 🧐 观察水流状况 🚫 水深超过大腿根部,或流速过快(水流浑浊、形成浪花、漂浮物快速移动)时,应果断放弃横渡。 🔄 选择绕行或等待水流减弱。 ⚠️ 避免涉水时踏入陷坑、滚石区域或水草缠绕区。 🌦 天气与地形判断 ☔ 确保上游无短时暴雨,否则可能突然涨水。 ✅ 选择水流较缓、河床稳定的区域横渡。 方案二:绳索辅助渡河(推荐斜拉方式) 🛠 斜拉绳索(推荐) 🔗 固定点: 上游牢固支点(🌳 大树、🪨 岩石)。 下游固定支点,确保绳索稳固。 🏞 过河技巧: 斜向渡河,减少水流冲击,提高稳定性。 ⛓ 使用认证绳索(UIAA & CE 认证)。 ⚠️ 避免“死亡V” ❌ 直拉绳索风险高: 形成“V”形结构,易使行进者被困于水流最强点。 过河者被冲至最低点,难以自救,风险极大。 🚨 行进者易被困于水流冲击最强点,难以脱身,甚至溺水! ⚠️紧绳系统、滑轮横渡系统(需较为专业的安全设备) 🔴 总结:安全第一! ✅ 领队需具备判断力和技术能力,科学决策,避免冒险。 ✅ 牢记“安全第一”,选择合适的过河方式,确保每一位队员平安归来! #旅行推荐官 #户外安全 #安全意识防范 #安全教育 #户外安全科普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27
喜欢安静的徒步 乌孙古道6天体验四季 第3天 过阔克苏河 第三天,今天要开始过河了,总共14次,溜索营地前后各7次,听闻乌孙徒步要过河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一个月前(24年8月)刚发了大水冲走了几个人。也毕竟自己没有过过河的经验。 告别哈萨克族牧民,下河谷,前7次过河还好,水位不深。只是雪山融水冰冷刺骨。但过了几次之后也就习惯了,穿的是越野跑鞋和羊毛袜,每次过完河走一走,基本脚感也就不难受了,如果走的时间再久一点,都干了。所以其实防水袜没有必要。除非水温非常寒冷,但那个时候也结冰了把。 到达九曲十八弯的阔克苏河时正好中午,原计划少带的一份路餐,和昨晚吃了羊肉多出的一份晚餐,正好在河边边休息边做饭吃。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吃,一边在思考,我好像从没想过要为徒步赋予什么意义,喜欢徒步也是想让自己身处原始的大自然,让我身处一段只能前进,无法后退的路途当中,你当然可以选择放弃,下撤。但人的目标还是在前方。然后当你抵达,就有一种完成感。在生活中,我们又能有多少个事情可以是完完整整能完成的呢。 到达溜索营地时找到了牧民的小卖部,喝了几天河水,买了雪碧,想让嘴里有点甜的。看到在建设商业营地,应该是和昨天的商业营地一样,都是叫“西部印象”,肯定是承包了。在走过溜索铁桥时回望废弃的溜索设备,感叹对于自然而言,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个徒步者都是短暂的一瞬。就像人的生命情感,喜怒哀惧,放到整个人生当中,只是心绪起伏的那几下而已。所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放过自己,留给明天的自己一份乐观。 在之后的7次过河中体验到了乌孙的湍急,好在安然度过,开始徒步这项爱好也就一年,本身也是我第一次走长线,加上拍这样的纪录片视频是相对比较繁琐的。当我走到营地时仍旧是接近天黑了。完整的完成了今天的目标,已是心满意足。在西部印象3号营地找到了负责人付费充电。商业营地那边我觉得位置不太好,选择了在河的对岸扎营,一晚上湿气很大,帐篷内壁都是凝露,带的还是蓝山1帐篷,就是这次之后让我觉得蓝山1和蓝山1pro没有太大区别。如果搭帐篷的环境就是有冷凝水,是不是单层内壁都一样,睡袋照样打湿。最好的规避办法就是自己选择相对安全的扎营地点。 #乌孙古道 #徒步 #新疆
00:00 / 07: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3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