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 一文读懂冠捷:从央企亲儿子、指定采购品牌到飞利浦代工,技术质量到底硬不硬? 不少人对冠捷既陌生又好奇,一边追问“冠捷是中国信息产业部的亲儿子吗?”“央企采购真的指定它家?”,一边担心冠捷代工的飞利浦产品,技术是不是打了折、质量有没有保障?今天就把这些疑问拆透,从“出身”到“官方认可”,从“合作”到“口碑”,把实底全说清楚。 先回答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 第一,“亲儿子”的比喻很贴切!冠捷的“靠山”是中国电子(CEC)——早年是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的央企,相当于“部里的自家人”。2008年信息产业部并入工信部后,CEC仍归工信部体系管理,而冠捷作为CEC控股的核心子公司,妥妥是工信部体系下的“央企嫡系”,说它是原信息产业部“亲儿子”的延伸,一点不夸张。 第二,央企采购还真就认它!这种“嫡系”身份不只是背景噱头,更落实在实际采购里——不少央企的办公显示设备(比如会议室大屏、员工工位显示器)采购清单中,冠捷都是指定品牌。能入央企的眼,靠的就是央企级的稳定性要求:从供应链溯源到产品耐用性,冠捷都得符合“长期使用、低故障”的采购标准,这也成了它后续做全球显示产业“主力军”的核心底气。 再看冠捷和飞利浦的“深度绑定”:这可不是临时搭伙的“贴牌生意”,而是20年的长期合作。2005年,冠捷就拿下了飞利浦显示器的产线,从“代工厂”升级为“合作伙伴”;2011年更是拿到飞利浦全球电视独家分销权,双方共同成立TP Vision公司,分工明确——冠捷主导硬件研发和生产,飞利浦输出核心技术和品牌影响力。2025年,双方又续签商标授权协议至2030年,现在全球每卖出3台飞利浦显示器,就有1台是冠捷造的,这种规模早不是“简单代工”能概括的。 最关键的“技术与质量”,更是有“央企标准+飞利浦标准”的双重保障: 技术上,飞利浦从不“藏私”,把核心专利全拿出来——比如PowerSensor智能省电技术、SmartContrast动态对比度技术、TrueVision色彩校准技术,甚至将汽车照明领域的石英玻璃抗热冲击技术,间接用在显示器背光耐用性上;而冠捷也不是“只按图纸生产”,它的3000+研发工程师和8大研发中心深度参与设计,比如在TP Vision里,冠捷负责把飞利浦的“流光溢彩”画质算法,落地成能量产的电视硬件方案,最终产品还得通过ECE等国际认证才敢出厂。就像飞利浦专业显示器2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