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冰川作用及地貌 地球上最强大、最缓慢的雕塑家,不是风,不是水,而是——冰! 它看似静止,实则每天都在流动。巨大的重力,压迫着万年积雪形成的冰川冰,使冰川底部融化、上部裂开,像一坨巨大的“冰面团”,沿着山坡缓缓向下塑性流动。 冰川是位霸道的工作狂!它用三种方式改造大地: 一、侵蚀: 它底部的岩石碎屑像锉刀,所过之处,刨地三尺! 二、搬运: 它是个力大无穷的搬运工,无论大小石头,统统打包带走。 三、堆积: 当它无力前进或消融时,就把携带的所有“行李”就地扔下,形成堆积地貌。这些棱角分明、分选性差的行李也叫冰碛物,所以冰川的堆积地貌也叫冰碛地貌。 冰川的侵蚀,留下了最具标志性的“艺术品”: U型谷——山谷被冰川从V字活活拓宽成了U字! 角峰、刃脊——几个冰川从不同方向侵蚀,把山削成了金字塔和刀片! 还有冰斗、羊背石、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貌……这些都是它暴力施工的证明。 而当冰川撤退,它留下的“建筑垃圾”就形成了独特的冰碛地貌。 终碛垄——标记着冰川最远到达的位置。 侧碛垄——是冰川曾经高度的堤岸。 还有像蛋壳的鼓丘,像长蛇的蛇形丘,被迫积水的冰碛湖,杂乱中又带着秩序。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宽阔的山谷、尖锐的山峰,或是平原上突兀的巨石,别忘了,这可能是那位冰之巨匠在万年前的杰作! 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冰川地貌吗?评论区告诉我们!#冰川 #冰川地貌 #地理 #高中地理 #地质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其攀登的危险系数极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恶劣的气候条件 • 极低的气温:和南北极地区一样,珠穆朗玛峰的最低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冬季气温可达零下60℃,冬天的寒风能刮到零下50℃。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人体很难长时间生存。有登山者曾在手套被风吹掉的瞬间,不到三分钟手指就彻底失去知觉。 • 强劲的风力:珠峰经常刮起七八级的大风,有时甚至会出现十二级或更强的大风。登山者在高山上被如此大风侵袭,不仅会感觉更加寒冷,还会寸步难行,甚至可能被吹倒。因为在珠峰的冰雪上,人的附着力较弱。 • 多变的天气:珠峰附近气象变幻莫测,一天之内也会有很大变化。6 - 8月是雨季,暴雨频繁、云雾缭绕,冰雪肆虐无常。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使得这里即使在攀登季节,也可能突然遭遇暴风雪等极端天气,让登山者措手不及。 复杂的地理环境 • 地形险峻:珠峰山体陡峭,有大量的冰川、冰坡、冰塔林,还有许多深不见底的冰裂缝。登山者在行进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或掉入裂缝,危及生命。此外,山峰上岩石裸露,地形复杂,增加了攀登的难度和危险系数。 • 雪崩威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珠峰地区容易发生雪崩。大量积雪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崩塌,其冲击力巨大,会掩埋登山者,造成严重伤亡。2014年的雪崩就造成至少12名夏尔巴人向导死亡,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引发的一系列雪崩造成至少19人死亡。 严重的高原反应 • 缺氧:从海拔6000米往上,空气就已经非常稀薄,氧气含量不到海平面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登山者每吸一口气获得的氧气大幅减少,身体会出现严重的缺氧反应,如喘气、体力下降、头疼、恶心呕吐、胃口不好、睡眠不佳等。大脑长时间缺氧,还会导致判断力退化,产生错觉,甚至做出错误的行为,如脱掉手套、扔掉氧气面罩等。 • 脑水肿和肺水肿: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人体血管内的压力相对升高,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水肿和肺水肿。这两种病症非常危险,如果不及时救治,会迅速危及生命。 救援困难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