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设计大师的家,普通人能学到什么? 说实话,网上看“设计大师的家”的内容不少,但大多是看个热闹。 “有钱谁不会装?” “看着好看,住着难受。” “离普通人太远了。” 但我们真正该关注的,是能不能从中学点什么,让自己家住得更舒服。 这次不一样。我刷到安东尼发的“设计大师孙建亚”的家,点进去本来是走马观花,结果越看越惊喜。特别是他家的灯光设计,几乎跟我做项目时的思路一模一样:不是浮夸炫技,而是把“道”藏在“术”里—— “道”:以人为本,服务生活。 “术”:选对灯、放对位置,营造适合的氛围感。 以下是他家那些普通人也能抄的灯光设计细节: 一、全屋灯光秩序感 1.光随结构走,不是为了“亮”而打光,而是有节奏、有呼吸的情绪编排。 2.色温统一,全屋3000K暖光,哪怕是厨房也不用冷白光。氛围感的底线。 3.多光源系统组合:反射灯带+主灯+重点射灯,各司其职,层次分明。 4.大量使用低位光(地灯、墙脚灯带等),空间更柔和稳重。 5.射灯不扫全屋,只打重点,比如画、柜体,制造“非对称的秩序感”。 二、各空间可复制的亮点 客厅:光打在你想让人看到的地方,不抢戏,反而更有层次。 餐厅/岛台:吊灯要“低”,才有场域感,不怕撞头。天花磁吸轨道干净利落。 茶室:用光不抢戏,射灯只打茶桌,其他光源分区明确,克制且有秩序。 厨房:功能照明做到极致,吊柜灯带+格栅射灯,暖光也OK。 走廊:光线是情绪引导器,用反灯槽+射灯,让走廊不无聊。 主卧:敢少装灯。一盏小射灯+反射光带+低位柔光,安静、温柔、松弛。 卫生间:多层次照明(上方、镜前、台盆下),功能齐全又不刺眼。 书房/阁楼:低矮空间不靠主灯,靠中低位组合光源营造节奏感。 三、结尾:这次的设计思维,普通人也能用上 孙建亚老师的家,灯光不是靠预算堆砌,而是通过对生活方式的理解,用光说话。 记住三句话就能学会: 1.动线清晰,灯光自然有节奏。 2.色温统一,是最简单的高级感秘诀。 3.先想氛围,再选灯,而不是盲目跟爆款。 这才是一个普通人也能用得上的“灯光底层操作系统”。 如果你对具体参数、型号感兴趣,可以留言,我以后再出一期单讲。 感谢孙建亚老师和安东尼的团队,记录下这个温柔又有克制的家。#空间美学 #设计师的家 #灯光设计 #别墅灯光 #高级感
00:00 / 09: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37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9: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