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中秋节的诗词名篇: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这首词堪称“中秋词之千古绝唱”。丙辰中秋,苏轼欢饮达旦,大醉后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将对亲人的眷念之情升华为普世的美好祝愿,意境旷达,情感深沉。 - 《望月怀远》:由张九龄所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名句。开篇十字气势磅礴,勾勒出明月从海平面升起的壮阔画面,象征着相思之情在天地间弥漫,以其开阔宏大的意境和真挚深沉的情感,成为中秋时节常用的祝福语。 - 《念奴娇·过洞庭》:南宋词人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被免职,从桂林北归途中经过洞庭湖,时近中秋,他于月下泛舟洞庭,见湖光月色,感慨自身遭遇,写下这首豪放词。词中“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等句,以景寓情,境界开阔,尽显词人豁达胸襟。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的这首诗被称为“最寂寥的中秋诗”。诗人通过“地白”“栖鸦”“冷露”“湿桂花”等意象,营造出空灵、静谧且略带寒意的中秋夜景,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以委婉含蓄的疑问句式,将个人的秋思推及天下众人,意境幽远深邃。 -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辛弃疾在中秋夜与友人饮酒至天明,友人提及前人诗词有赋待月而无送月者,辛弃疾便以《天问》体创作了这首词。全词以六个问句层层递进,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如“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等句,充满探索精神,被誉为“最具科学幻想色彩的中秋诗词”。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古诗词 #唐诗宋词 #苏轼#中学生 #古诗词的魅力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水调歌头,词牌名。 ②[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③[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④[宫阙]宫殿。 ⑤[归去]回到天上去。 ⑥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⑦[起舞弄清影]意思是词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⑧[何似]哪里比得上。 ⑨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词人自己)。 ⑩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⑪ [婵娟]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千古名篇。上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天问起笔,借明月抒发对宇宙奥秘的探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在出世与入世间徘徊,展现矛盾心境,最终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回归对现实的眷恋。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借月光流转写人生聚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个人愁绪升华为对世事无常的哲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豁达祝福超越离别伤感,将亲情与美好愿景熔铸为永恒。全词以月为线,兼具浪漫想象与理性思索,在悲欢中透出旷达,成为中秋词的巅峰之作。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