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无生试讲中,评委需要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课堂氛围营造等,判断考生是否具备真实课堂的感染力。政治表现力要点参考以下几点: 一、语言表现力:用声音传递热情与权威 1. 抑扬顿挫,节奏分明 - 避免平铺直叙,通过语速快慢、音量高低突出重点。例如:讲解“矛盾的对立统一”时,用沉稳有力的声音强调关键词,配合短句停顿。 - 适当加入设问句:“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停顿2秒,眼神扫视“学生”),增强课堂互动感。 2. 语言简洁,逻辑清晰 - 用短句替代复杂表述,避免口头禅(如“然后”“嗯”)。例如:“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请看大屏幕(手势指向黑板)。” 3. 学科术语与生活化语言结合 - 用生活化比喻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二、课堂氛围营造:让“无生”变“有生” 1. 虚拟互动,体现学生主体性 - 设计2-3次提问与反馈:“靠窗的这位同学,你认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有哪些新内涵?”(停顿1秒,点头)“很好,你提到了文化自信,这正是我们需要强调的!” - 模拟学生讨论场景:“现在请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如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走下讲台,做巡视倾听状) 2. 情境代入,增强感染力 - 用时事热点创设情境:“假设你是两会代表,针对‘双减政策’的落实,你会如何运用‘对立统一’原理提出建议?” - 适当加入“临场反应”:假装有学生提问:“老师,共同富裕是不是等于平均主义?”(微笑回应)“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理解……” 三、情感与教态: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1. 全程保持自信从容 - 避免背稿感,用讲述而非背诵的语气。即使口误,也要镇定纠正:“刚刚提到的‘上层建筑’,准确来说应该包括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部分。” 2. 传递学科价值观 - 在知识点中自然融入情感升华。例如:讲“文化传承”时,提高声量:“守护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过去,更是为了给未来留下精神的坐标!” 评委最看重的是你能否在10分钟内展现“真实教师”的特质——既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能通过感染力让学生爱上政治课堂。建议提前录制试讲视频,观察自己的眼神、手势等细节,调整到最自然的状态!#教师编制 #教招 #面试 #事业编 #试讲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5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特朗普直播爆粗背后:政治话语中的非常规表达逻辑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以色列与伊朗在停火协议达成后数小时内再度交火,各国领袖反应迥异。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的表态温和克制,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则在白宫南草坪直播中爆粗怒斥双方“不知道自己在他X的干什么”,其激烈反应引发广泛关注。 这番粗话虽有失总统风范,却极具冲击力,并非口误,而是特朗普刻意传递的强烈态度,打破了政治语言的客套束缚,凸显其对局势的高度重视。在充斥姿态作秀的政治语境中,这种直白表达反而刺穿了空洞的外交辞令。 事实上,特朗普并非首次公开爆粗,2024年前10个月其公开场合脏话次数已达1787次(含“damn”“hell”等词)。印第安纳大学教授迈克尔·亚当斯指出,当有权者说脏话而他人不能时,这种“脏话特权”能彰显主导地位,如同他惯用绰号一样,构建起权力失衡。 其他世界领导人鲜少效仿,因特朗普的粗话与其私下直率、百无禁忌的纽约人风格一脉相承,显得毫无违和感。研究显示,脏话能缓解压力、提升疼痛耐受力,触发身体“战斗或逃跑”模式,这也从侧面解释了其情绪宣泄的生理基础。 特朗普的爆粗不仅是个人情绪的流露,更折射出政治话语中“非常规表达”的权力逻辑:当传统外交辞令难以传递紧迫感时,粗话成为强化立场的工具。无论这是“真性情”还是“表演型政治”,都已成为当代国际舞台上独特的政治现象。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