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7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薛怀义本名叫冯小宝,原是洛阳街头卖野药的小贩,因身材魁梧、能言善辩,被唐高祖李渊之女千金公主的侍女看上,成了侍女的情人。后来事情败露,千金公主见冯小宝相貌不凡、体格健壮,不仅没惩罚他,反而觉得“可充侍寝”,于是将他引荐给寡居的武则天。为让他能名正言顺出入宫廷,千金公主让他削发为僧,改名为“薛怀义”,还让他认自己的女婿薛绍为族叔,从此获得了“薛”姓贵族身份。 武则天登基前,需要为自己称帝制造舆论合法性。薛怀义利用僧人身份,与一群僧侣共同伪造《大云经》,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理应取代李唐王朝成为天子。这部经疏成为武则天称帝的重要理论依据,而薛怀义也因“造经有功”备受宠信。他以“白马寺住持”的身份出入皇宫,甚至被任命为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多次率军出征突厥(虽未真正交战,却因突厥退兵被记功)。 得势后的薛怀义日益骄横,不仅在洛阳街头欺压百姓,还因武则天后来宠幸其他男宠(如御医沈南璆)而心生怨恨。他曾一把火烧掉了武则天耗费巨资修建的明堂(象征皇权的核心建筑),此举彻底触怒了武则天。公元694年,薛怀义在宫中被武则天的亲信武攸宁等人杖杀(一说被太平公主设计诛杀),死后尸体被送回白马寺火化。 #薛仁义 #武则天 #历史人物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5: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10
#历史人物 #传统文化 #涨知识 中国古代有三位被称为 “妖僧” 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备受争议: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唐朝时期人。他本是个卖药郎,因长相帅气被太平公主相中并带回公主府,后成为武则天的男宠。为了更好地服侍武则天,他当了寺庙主持,假装诵经念佛,实则帮助武则天排解空虚。得宠后的薛怀义行事嚣张,欺压其他官员。武则天有新宠后,他感到危机,试图挽回武则天的心却未成功,恼羞成怒之下烧毁了武则天喜爱的寺庙,最终被太平公主秘密赐死。 姚广孝:明朝人,法名道衍。他不甘于在寺庙中寂寞度日,学习阴阳术,还与朱棣一拍即合,怂恿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棣原本不敢轻举妄动,但在姚广孝的劝说下起兵,成功篡位后涂炭了 60 多万生灵。朱棣登基后,姚广孝选择归隐寺庙。他虽成为朱棣身边德高望重的谋士,朱棣做决策时会寻求其建议,但他身上背负着众多因战乱而亡的生命。后来其牌位被移出太庙。 杨琏真迦:元朝的藏传佛教僧人。他受忽必烈器重,担任江南释教都总统,掌管江南宗教事宜。然而,他没有出家人的慈悲,反而做起盗墓勾当。起初只是挖些官员祖坟,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将宋朝皇帝的祖坟几乎挖遍,甚至把宋理宗的头盖骨当成盛装美酒的容器。他的行为不仅有违人伦道德,也严重背离了出家人的信仰。据说他最终因感染尸毒而死,也有说法是他隐姓埋名做起正经营生,但更多人认为他是遭受了谴责。 需要注意的是,“妖僧” 是一种带有贬义和批判意味的称呼,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违背佛教教义或道德规范的僧人。然而,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存在多种观点和解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也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他们的行为和事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复杂情况。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