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23
可以留下想看故事的名字哦 《退避三舍》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国。楚成王设宴招待他,并问他:“你若有一天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如何报答我?”重耳恭敬地回答:“若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愿与楚国友好。假如有一天两国不得不兵戎相见,我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三舍即九十里),以报答您的恩情。” 后来,重耳果然回国成为国君,即晋文公。不久后,晋楚两国为争夺霸权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爆发大战。晋文公信守诺言,下令晋军主动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骄傲轻敌,贸然追击。结果,晋军利用楚军的轻敌心理,巧妙布阵,大败楚军,赢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故事寓意: 1. 信守诺言,言出必行:退避三舍最初是晋文公为实现诺言而采取的行动,体现了重承诺、讲信用的可贵品质。 2. 韬光养晦,后发制人:主动退让并非怯懦,而是一种战略性的忍耐和让步。它既可以避开对手的锋芒,积蓄力量,也能助长对方的骄傲情绪,从而为自己创造更有利的战机,最终取胜。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高明策略。 3. 谦逊谨慎,戒骄戒躁:从楚国的失败来看,告诫人们不能因对方的暂时退让而骄傲自大、轻敌冒进,否则可能导致失败。 成语“退避三舍”现在多用来比喻主动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成语故事 #原创动画 #国学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慈听10409月前
14-34的正解就是:孔子说:“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好的德行回报别人对你的恩德。” 有人对孔子说:“以德报怨,何如?”意思是说用好的德行来报答别人的怨恨怎么样啊?孔子的回答是:“何以报德?”那用什么来报答别人的恩德呢?应该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过“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的话,也说明了“以德报怨”的好处和弊端,好处是可以“和大怨”,弊端是“有余怨”。当然余怨可以用其它的方法解决,见下篇《道德经的管理智慧》的相关内容。 另外,《道德经》中的这个“德”和儒家思想中提倡的“德”在意思上还是有所不同。《道德经》所阐述的理包含了宇宙的概念,《道德经》中的“德”是个人层次高低的修为;儒家思想中的“德”是人行为中的最高标准。当然,如果只是从人的层面解释,都可以同时理解成是一个人的“德行”。 14-35的正解就是: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往下传授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也许只有天吧!” 有一次孔子和子贡在一起聊天。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 子贡说:“怎么能够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往下传授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这里表明的是孔子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现在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受天命而为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说明了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有一种有话无处诉说的那种内心的孤寂。 其实,有些时候,不一定需要别人的理解。就像我们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一样,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在刚开始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理解? “寂寞高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你懂的。#正解国学终极版#智者天下#智者学苑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3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