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古文观止》打卡Day114|吊古战场文 读《吊古战场文》如临一片枯骨荒原,笔墨间满是李华的沉痛与忧思。今日细品这篇吊古名篇,千余文字里既有“河水萦带,群山纠纷”的萧瑟景象,也有“生也何恩,杀之何咎”的血泪叩问,于荒沙、白骨、悲风、哀哭间,窥见盛唐文人的悲悯与良知 。 ✅ 开篇写景里的悲凉底色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开篇便以白描勾勒古战场的荒芜,静态的山川与动态的悲风交织,营造出死寂肃杀的氛围;继而借亭长之口点题“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将眼前实景与历史惨状相连。这份以景起兴、直入悲情的笔力,为全文“伤心哉”的情感主线埋下伏笔。 ✅ 铺叙追忆里的战争惨状 文中回溯战争场景,字字皆染血泪:“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以极简笔墨刻画厮杀之烈,声势如“声析江河,势崩雷电”;“积雪没胫,坚冰在须。缯纩无温,堕指裂肤”,描摹寒冬戍边之苦,尽显环境酷烈;更有“尸踣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的惨烈结局,将战争的残酷推向极致——这份以铺叙显悲怆的笔力,是对穷兵黩武的血泪控诉。 ✅ 结尾叩问里的和平祈愿 文末的历史反思,更添沉郁:“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以铺排反诘直击人心,追问战争对个体与家庭的摧残;最终以“守在四夷”收束全篇,将吊古之情升华为“行王道、止战乱”的政治主张。没有空泛的议论,只以生命悲歌引出和平期盼,这份于沉痛中见担当的情怀,恰是李华“崇雅去浮”文风与济世之心的生动体现 。
00:00 / 1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92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