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星阅2月前
她是泪浸诗魂的叛逆者,更是幽默率真的潇湘仙 林黛玉绝非柔弱哭包——她是金陵十二钗中“诗意与反骨”的化身。 今天我们来聊聊《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之首位的女主角之一——林黛玉,她贾母的外孙女,字颦颦,海棠诗社别号潇湘妃子。 她父母双亡后寄居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的性格特点挺复杂的,大家都说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但很多人误解林黛玉平时只是敏感爱哭、娇弱,其实她很有反叛精神。 她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在《五美吟》里,她不认同女子“三从四德”和“夫权”思想,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 。她还支持宝玉不走科举仕途的道路。 其次,林黛玉的诗才极好,是大观园诗社三夺魁首的人。她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都是经典。 更有意思的是,前八十回写她笑有108次,哭只有37次 。林黛玉其实是挺幽默的一个姑娘,灵魂里带着香气的有趣人,在姐妹聚会中常妙语连珠,比如“炖了探春的鹿肉下酒”“铁锅炒颜料”等等,是大家的开心果。 另外,她管理潇湘馆也很有一套,无为而治但秩序井然,连紫鹃都愿以命相护,主仆情超越阶级。她寄人篱下还能一眼看穿贾府“入不敷出”的经济危机,说明她很有洞察力。若未早逝,理家才能或超越探春等人。 最让人意难平的是,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她与宝玉有“木石前盟”,但最终败给“金玉良缘”。她焚稿断痴情,表面输给“金玉良缘”,实则是理想主义者在功利社会的覆灭。那句“风刀霜剑严相逼”,何尝不是当代人精神困境的千年回响? “黛玉的泪为自我而流,诗为灵魂而写——她以脆弱为铠甲,在吃人的时代活成了最孤勇的光。”#读书 #红楼梦 #好书分享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空谷足音解读《红楼梦》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林黛玉的《桃花行》究竟藏着多少深情与哀愁?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第七十回,解读这首绝美诗篇。 桃花在东风中轻轻摇曳,林黛玉倚帘而立,晨妆未整,身影削瘦,与帘外的桃花相映成趣。那薄薄的一重湘帘,仿佛隔开了生与死的界限。帘外桃花开得如火如荼,帘内黛玉却日渐憔悴。东风和桃花似乎都有了灵性,想要窥探黛玉心中的孤寂。 当花香随风穿透湘帘,落红满庭,春色之浓烈反衬出黛玉的哀愁。她身着茜色裙裾,依偎在桃枝旁,人面竟比桃花还要苍白。天地间仿佛被红雾笼罩,万株桃树盛开成一片火海,那是黛玉泣血前的最后一抹华彩。 然而,当侍女捧来金盆,一切美好骤然冰冷。水中倒映的胭脂色,点醒了“花之颜色人之泪”的对照。黛玉的粉泪长流,正如桃花自媚;而当泪尽时,春光与朱颜一同凋零。最终,花与人彼此遮蔽着走向生命的尽头。暮色中,杜鹃悲啼,最后一瓣桃花飘落,月光滑过空寂的帘栊,所有的盛放与泪水都归于永寂。 林黛玉用漫天桃色织成了自己的绝笔,花瓣铺满青埂峰下的归途,仿佛是她灵魂的归宿。 你觉得林黛玉的《桃花行》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句?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吧!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00:00 / 1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