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0
00:00 / 1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3
周文王(姬昌)是周朝基业的核心奠基人,他虽未直接灭商建周,却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布局,为儿子周武王推翻商朝、开启800年周祚铺平了道路,堪称“兴周之祖”。 文王“兴周”的三大关键举措 1. 以德治世,凝聚人心:面对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姬昌反其道而行之,在封地(今陕西岐山一带)广施仁政——减轻赋税、释放奴隶、妥善安置流民,甚至“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农民只缴十分之一赋税,官员俸禄世袭)。这种“以德服人”的策略,不仅让周部落内部空前团结,更吸引了天下诸侯和贤才前来归附,彻底扭转了商周“人心向背”的格局。 2. 广纳贤才,组建核心团队:姬昌最关键的决策是“渭水访贤”,请出隐居的姜尚(姜子牙)担任军师。此外,他还重用散宜生、南宫适等贤臣,构建了周部落的“智囊团”和“军事指挥核心”。这些人才在后续制定伐商战略、训练军队、联合诸侯等环节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让周从“地方势力”升级为具备灭商实力的政治集团。 3. 扩张实力,奠定军事基础:姬昌并非一味“守仁”,而是以“仁德”为外衣,悄悄壮大军事力量。他先征服周边的犬戎、密须等部落,解除后顾之忧;再向东攻克黎、邘等商朝属国,逐步逼近商朝核心统治区(今河南一带)。到姬昌晚年,周的势力范围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军事、经济实力远超其他诸侯,为周武王后来的“牧野之战”埋下了胜局。 可以说,没有文王“兴周”的铺垫,就没有武王“灭商建周”的成功,更没有后续800年周朝的延续。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15: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