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集 庄则关帝庙 是供奉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的庙宇,又称“关公庙”“武庙”或“关岳庙”。关羽(字云长)因其忠义仁勇的精神被后世尊为“关圣帝君”“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成为中华文化中“忠义”的象征。关羽(160-220年)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闻名,其事迹在《三国演义》中被广为传颂。自宋代起,官方和民间开始神化关羽,至清代被尊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成为儒释道三教共尊的神祇:儒家尊为“武圣人”,与孔子并列。佛教奉为护法神“伽蓝菩萨”。道教封为“关圣帝君”,司掌财富与正义。关帝庙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关羽被视为诚信、忠诚的化身,影响民间伦理观念。商人奉其为“武财神”,祈求护佑;百姓求其驱邪避灾。关帝庙至今香火鼎盛,每逢农历五月十三(关公诞辰)或重要节庆,各地会举行庙会、祭祀仪式。其承载的忠义文化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象征。庄则村关帝庙,坐北朝南,一进三院,建筑面积两千余平方米,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大清同治年间和民国时期均有修缮。关帝庙沿中轴线上依次为:倒座戏台、东西看楼、山门、大殿、后殿、耳殿、左右配殿及东西厢房等。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关公,两侧山墙有壁画。后大殿内供奉的是三佛爷,山墙有精美璧画。整个庙宇规模宏大,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艺术精品。下集播出《五龙宫》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7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关帝庙,又称关公庙、关羽庙、武庙,是供奉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的祠庙。关羽因其“忠、义、仁、勇、武”的品格,被后世尊为“关公”、“关帝”,并由历史人物逐渐演变为中华文化中一位重要的神祇。以下是关于关帝庙的详细介绍: 一、核心文化内涵 关帝庙的核心是关公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以下价值观的推崇: · 忠:忠于君主,忠于国家。 · 义:义薄云天,信守承诺,肝胆相照。 · 仁:仁爱百姓,体恤士卒。 · 勇:勇武过人,临危不惧。 · 武:武艺高强,威震华夏。 此外,关羽也被视为武财神,在民间信仰中具有招财进宝、护佑商贾的职能。 二、建筑格局与主要元素 典型的关帝庙建筑格局严谨,常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主要元素包括: 1. 山门:庙宇的入口,通常庄严雄伟。 2. 崇宁殿/主殿:庙宇的核心建筑,供奉关帝主神像。关帝像多为坐像,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形象威武不凡。 3. 春秋楼:许多大型关帝庙会建有春秋楼,取自“关羽夜读《春秋》”的典故,象征其文武双全。 4. 刀楼、印楼:分别供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汉寿亭侯印玺。 5. 结义堂/桃园:再现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场景。 三、信仰的升华:儒释道三教共尊 关公信仰超越了单一的宗教界限,受到了儒、释、道三教的共同尊奉,这也是其影响力巨大的原因之一: · 儒家:尊其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是“忠义”精神的化身。 · 佛教:尊其为伽蓝菩萨,是寺院的护法神。 · 道教:尊其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是降妖伏魔、掌管财富的“三界伏魔大帝”。 总结 关帝庙不仅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精神信仰的文化符号。它见证了关羽从一名武将到“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神化过程,至今仍在华人世界中拥有广泛而深厚的信仰基础,是连接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精神纽带。#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大同包车 #大同包车一日游 #大同旅游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