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3
惊鸿2年前
抖音日记:婺源自驾一日游(四)段莘镇官坑(2)小桥流水人家-官坑 官坑,为什么叫这个村名? 婺源官坑村,始建于唐,是一座1200多年的徽州古村落,公元783年,唐代观察史洪经纶与子迁徙至此,以官名地,寓意儿孙代代加官进爵,连绵不断。 官村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2018年10月6日,我曾跟随精英群从休宁的篁腾村走觉岭古道到过这里。古道很美,古道那头的官坑也很美,就像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 今天上午11点半后,我们从段莘三眼桥去官坑上村吃中饭,经过官坑村时,我并没有看到印象中官坑村的样子,难道此官坑并非彼官坑? 在上村吃好中饭后我们往回走,准备到官坑茶园去转转。 这次经过官坑时,我忽然从车窗里看到河边的风景有点眼熟,我赶紧下车,一走进村口的广场,两边的房子和悬挂的灯笼唤醒了我的记忆。转过一个弯,一幅绝美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映入眼帘,多么熟悉的场景,5年前,我就是在这条河边上的官坑饭店吃午饭的。 沿着河边石板路再一次走进官坑村,再一次感受千年古村落的古朴宁静和沧桑变化。 官坑村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徽州古村落布局,山环水抱,人杰地灵。村中古巷、古屋、古道、古树、古桥等保存完好。 上一次匆匆而行,这一次,我看的稍微仔细些,甚至还走进了村民家里,这里的村落民居和村风民俗和我们徽州差不多,村民也特别朴实热情。 官坑村有两条呈“Y”形的河流穿村而过,河水清澈见底,红色的大鲤鱼在河中游来游去。 小河两岸的徽派民居以及河上的一座座小桥,小桥流水人家,一个典型的徽州村落! 这世外桃源般的官坑,令人难忘。 这里也是出好茶的地方,有外商看中此地,在村里建了茶叶合作社,在村口建了茶山观光园。 (2023.9.2)#我的摄影日记 #让喜欢的事成为生活 #不一样的风景 #治愈系风景 #慢时光
00:00 / 0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乡村生活 #乌饭飘香处 千年孝意长 农历四月初八,晨曦未散,婺源县段莘乡石佛村已氤氲开独特的草木清香。作为一座始建于唐末的古老村落,石佛村至今完整保留着传承千年的乌饭祭祖习俗。村民们身着传统服饰,将浸泡成紫黑色的糯米蒸熟,制成色泽诱人的乌饭,供奉于祠堂祖先牌位前,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缅怀先人、传承孝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热闹非凡的祭祀现场,如今参与的人群却逐年减少,古老的仪式在岁月长河中略显寂寥。 说起这乌饭祭祖习俗,背后还流传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相传南宋时期,石佛村有位名叫程孝的年轻人,其母卧病在床多年,程孝每日侍奉左右,极尽孝道。一日,程孝听闻深山古寺的住持精通医术,便决定前往求药。当时正值战乱,山间常有兵匪出没,为防路上干粮被抢,程孝苦思冥想,最终将南烛叶捣汁浸泡糯米,蒸成乌饭随身携带。这种乌饭不仅耐饥,且色泽乌黑不易被发现。历经艰辛,程孝取回良药救母,母亲的病情也逐渐好转。为感念这份孝心,村民们纷纷效仿制作乌饭,并在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用乌饭祭祀祖先,教育后代要传承孝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独特的乌饭祭祖习俗。 如今,石佛村的乌饭祭祖仪式,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祭祀范畴,成为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精神符号。一捧乌饭,既是对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孝道文化的深情传承。在时代的浪潮中,石佛村的村民们依然坚守着这份古老的传统,期望能将这份蕴含着孝与爱的文化瑰宝,继续传递给子孙后代,让千年的孝意,永远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抖音小助手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6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