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民主政治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体制改革”又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对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必须有渠道经常地、顺畅地反映上来,使建议有地方提,委屈有地方说。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政治体制改革”还说,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已经不适应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现在形势发展了,党的事业前进了,必须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最后说,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完备法制、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官僚主义现象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依然严重地存在着。由于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历史的原因,我们同官僚主义的斗争,也将是长期的。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6
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8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4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为什么民主在数学上是不可能的 民主通常被认为是理想的政府形式。它赋予人民选举领导人、制定法律、塑造未来的权力。但民主,尤其是它的纯粹形式,真的可能吗?一些数学家和政治理论家认为,民主的结构本身导致了内在的矛盾,使得实现真正的代表性在数学上是不可能的。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这可能是真的。 民主最基本的原则是多数规则。理论上,当一个群体投票时,胜者是多数。但是,如果这个多数并不代表每个人的真实偏好呢?1950年,数学家肯尼斯·阿罗提出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指出没有任何投票系统能完美地将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而不违反至少一个基本的公平原则。 阿罗的定理表明,没有完美的投票系统能够满足以下所有条件:公平性、非独裁性、无关选择的独立性和普适性。这意味着在任何民主系统中,我们将永远无法完美地将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 多数规则的一个后果是可能出现多数暴政。当多数获胜时,少数人可以被完全忽视,即使他们的观点同样具有合法性。这导致了一个系统,其中多数可以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少数,削弱了民主平等代表的理想。 在这种系统中,多数可以做出决策,伤害或忽视少数的利益,从而导致不平等和不公平。这并不是民主所承诺的理想。 除了多数投票悖论,还有一个问题叫做选民悖论。在民主制度下,投票应该让个人表达自己的偏好并影响政治结果。但在许多情况下,个人的选票对最终结果几乎没有影响。这个悖论的出现是因为在大选中,任何单一选票影响结果的机会微乎其微。 这导致了许多人觉得他们的选票根本不会产生影响,从而导致选民冷漠和参与度降低。这也意味着许多人投票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产生影响,而是因为它是一项公民责任。 民主还面临着集体决策的复杂性。当大群人聚集在一起做决策时,过程变得极其复杂。不同的利益、优先事项和偏好形成了一个竞争需求的网络,使得几乎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这种复杂性导致了妥协,这通常意味着决策反映的是最低公分母,而不是最优解决方案。结果,民主决策往往缓慢、低效,无法解决社会迫切的需求。 在现代民主国家,金钱和媒体在塑造政治结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富有捐赠者、公司和媒体大亨的影响可能扭曲民主过程,使其更多地关乎谁有最多的金钱和影响力,而不是谁有最好的想法。
00:00 / 2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