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苏二郎2月前
我见证了历史,几千年湍流不息的河水断流了,鱼淹死在了水里。 “旱枣涝柿子,地里的玉米快干死了,”今年的天气像母亲倒下的茶水一样,苦涩又滚烫,天气固然干燥,但更旱的是人心,渐起的萧条和不景气让大家都憋了一口气。如果说经济周期和历史规律还可以抗拒,那面对天气就是束手无策的,可事实是,人真的能够左右由人所亲自创来的事物吗?答案是不见得的,面对这样的天气,一向舍不得的村里人都开始增加浇水灌溉的支出,不惜从五千米外的河里铺管子到地里,不惜花500块买一车水浇地,抑或是花几百块买下整个水塔的地下水,往日靠天吃饭的农民也不靠天了,倒显得有了现代独立意识,这倒不是因为舍不得地里的那几颗玉米,只是因为玉米地里播种着他们最新的希冀——中药材。 “可是像他们这样抽水浇地,是不是也不好?”母亲也怀疑,当然,河里的水总会被抽干,地下水也撑不住蝼蚁之力,不久,几千年不曾断流的河干了,那一刻我就站在寸水不流的河床边望着眼前的历史,仔细想想,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但说到底不过是30多代人,可是这30代人到底改变了什么呢?改变了经济?改变了科技?还是变得更加文明?是的,这些的确都变了,人类好像已经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孩童,长成了顶天立地的大人,可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却也害怕孩子长大,人所创造的事物真的可以随时受人所左右吗?我们先抛开人类庞大的整体不说,不妨先看看由我们自己创造的某一个念头,比如香烟和爱情,一个个体要付出多久的时间才能够将之改变,所以更不必提由无数个个体共同交织出来的整体,我们觉得地球上有人类存在太正常了,就像几万年以前的恐龙,觉得地球上就应该有恐龙一样正常,不知道现在博物馆里的那些化石作何感想,几千年的历史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改变外部世界来容纳自己,却很少有人直指内部世界的问题从而与外部融洽,仿佛火箭满天飞,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有了问题再去解决,所以还是先去创造吧”,这种“已发之中”的套路,套牢的会是自己,几千年前问世的弓弩可杀敌于百米之外,几千年后的“小男孩”可以灭广岛无穷,几千年前的人觉得总要克制一下自己才好,几千年后的文明社会,大多数人都觉得当下是最重要的,不如放纵一把,哈哈哈#三农 #社会百态 #历史 #干旱 #文明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11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