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04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1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9
我现在特别担心咱们的教育是不是被人搅乱了,因为现在孩子从小就厌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语文教改,问题特别明显,就拿古诗词来说。 咱们就不说别的方面,单说读音反复修改这事,真的合适吗?像“远上寒山石径斜”,到底该怎么读?“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衰”字的读音也改了,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骑”字读音也有变化。要是我们按照以前学的读音教孩子,孩子根本不认可,还会说老师不是这么教的。现在家长在家辅导孩子作业可太难了,就拿笔顺来说,我们一直按照以前学的去纠正孩子,结果发现现在书上的笔顺和我们上学时完全不一样。要是还按老方法教孩子,语文考试说不定都不及格。我就不明白,为啥非要这么改呢?这样改到底有啥好处?难道是想故意增加家长辅导和老师教学的难度吗? 我觉得编教材和出卷子的专家、教授们,可能真不太了解一线的实际情况。所以我特别想给他们提几点建议,希望他们能听听一线的真实声音。 首先,教学进度实在太快,孩子根本跟不上。就说一年级,第一课就学“天地人”“口耳目”这些字,可孩子连汉语拼音都还没学呢,这不是默认孩子已经会识字了吗?现在幼儿园都不让教这些,要是家长不提前了解一年级课本的情况,没给孩子提前学拼音,孩子上学第一个月肯定跟不上。孩子连字都看不懂,自信心一下子就被打击没了,之后很可能就不爱学语文,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其次,教考分离的问题太严重了。以前的老师会一点一点带着孩子学基础知识,像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还有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都会教得很细致,让孩子先把语法规则掌握好,再进行综合考试,这样多好啊。现在呢,孩子连标点符号都用不好,写作文的时候连断句都不会,三百字的作文都不知道怎么写。 最后说说作文。就拿三年级来说,一个学期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篇习作,涵盖了叙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各种文体。三年级的孩子哪里吃得消啊,就算让家长来写,也不一定能写好。 教改当然可以,但得尊重实际情况,不能一下子就来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得循序渐进,尊重教育规律,这样孩子才能接受,家长也能更好地配合。 #父母必看系列 #内容太过真实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