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6: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1
00:00 / 2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1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玉溪心潭 | 南怀瑾先生:“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在这里,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举出一项事例来作说明。这里孟子说的是不忍人之心,是先对“人”不忍,然后推及于物,没有办法同时兼顾,要一步一步来,所谓亲亲、仁民,而后爱物。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孟子举出人类心理善良一面的例子以后,又提出人伦道德上四种最基本的心理行为。 第一,凡是哀怜别人、同情别人,对别人的苦难不忍看下去的,都是恻隐之心,就是慈悲心。没有这种恻隐心,则不能算是人。第二,没有羞恶之心的,不能算是人。羞恶之心,也就是所谓的惭愧心、廉耻心。第三,没有辞让心的,也不是人。第四,没有是非之心的,也不是人。上面这四种心理行为又称为“四端”,四个大方向的发端。 孟子自己对这四端的解释非常好,儒家的学说,几千年来讲心理行为,乃至扩展为政治的心理行为,都非常强调这四端的重要。仁的行为是由恻隐之心发端的;义的行为是由羞恶之心发端的;礼的行为是由辞让之心发端的;智的行为是由是非之心发端的。所以一个人的仁、义、礼、智四种好的行为,就是这四种心理的扩大。 #原创视频 #东方美学 #传承文化 #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国学智慧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2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21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9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7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75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87
00:00 / 3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06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14
00:00 / 1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