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 两千年前的荀子早给过答案。 《荀子》里藏着句箴言:“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 意思是:真正的处世之道,是发力时逼近极限,收敛时克制欲望 —— 这才是最高明的活法。 东汉严子陵的选择,把这话活成了范本。 老同学刘秀登基后,三请他入朝做宰相。这是多少人求的 “进”,严子陵却披蓑坐钓富春江,把相印推了回去:“陛下如烈日当空,何需萤火增辉?我若贪位,就像鱼离水进了金鼎,看似尊贵,实则是等着被烹杀。” 刘秀追到江边苦劝,他指着鱼篓说透了:“篓子满了,鱼就烂了;人贪心重了,脑子就昏了。取三条活鱼,比守着一池子死鱼强。” 最终他耕读传家,子孙七代出了不少贤臣。 可现在多少人把 “进” 做成了透支?荀子说的 “尽”,是逼出能力巅峰,不是拿命换钱。熬夜加班换薪资,那是用生命当筹码,算不得真智慧。 该学严子陵:先选准自己的 “天命赛道”,再每天 “焚膏三刻”—— 用顶级专注死磕核心目标,这才是真的 “进”。 退也不是躺平。“节求” 是斩断耗神的欲望,比如无意义的攀比、无效社交,不是跟风躺平却刷手机焦虑。 试试严子陵的 “鱼篓律”:衣食住行守住基础线,多余精力全砸在该做的事上 —— 读书、做事、陪家人,这才是真的 “退”。 说到底就两句话: 进时如开弓,箭镞只瞄一个靶心,弓弦拉到最满时放手,中与不中,都算尽了全力 退时似收网,先抖掉网里的淤泥乱草,再把蹦跳的活鱼拣进竹篓,多一分贪求,反成累赘。 这样活着,卷不疲,躺不慌。你是该拉满弦,还是该收紧网? #涨知识 #传统文化 #国学文化 #认知#智慧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7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