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8: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0
00:00 / 08: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论语学而篇第8章君子不重则不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通达了就不固陋,立身行道要以忠信为本,与朋友交往讲究志同道合,有了过错不要怕去改正。 本章孔子从立身态度,为学方法,人伦基础,交友标准,对待错误等五个方面强调养成君子的方法。孔子为什么把这几件事看得这么重呢?是因为这几件事太考验人性,试问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时刻保持庄重理性?时刻保持忠实守信?时刻保持择善而交?时刻保持逢错必改?一般人坚持一两天甚至一两月都可以,但要经年累月坚持就太难了,人最难战胜的,往往就是他自己,非理性始终是我们人性的弱点,不下非常之功是难以做到的。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理解这几句话。 第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成为君子圣贤是儒家的毕生追求,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威仪体现在你庄重言辞上,体现在你沉稳的举止中,儒家知识分子是要出来做官的,只有庄严持重才能体现出朝廷的威严和官员的威仪,古代官员一言可以定人生死,说话办事必须格外小心,所以古代衙门设有庄严肃穆牌匾,时刻提醒官员处理政务要格外谨慎,提醒百姓办理事务要格外尊重。即使在今天,是否沉稳持重仍然我们判断一个官员有没有修养,一个人可不可靠的基本前提。 第二句,学则不固。有了上述庄重的态度,做起学问来我们自然就会严肃对待,也会持之以恒,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有了学识我们就能够避免固陋狭隘,看问题会通达很多,做事情会灵活很多。思想有了深度,本领自然就增强了。 第三句,主忠信。忠信是人伦之本,当以大义为基,贵在身体力行,这是儒家核心道德,前面我已有多次阐述,这里不重复。 第四句,无友不如己者。在坚持忠信为本的基础上,我们还应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交往,交益友,却损友,什么是益友?《论语.季氏篇》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什么是损友?子曰: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禽须择木而栖。古语云,以势相交者,势尽则损,一损俱损,以利相合者,利尽则散,一散俱散。以大义相交者方成其久远,历史上有管鲍之交,有桃园结义,这就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第五句,过则勿惮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过是对自己某些的行为的否定,知错立改不能拖,切勿委过于人,切忌文过饰非。闻过不改,则为恶日甚,为道日远;闻过能徙,则为善日臻,为道日近,人生在世就是在不断地改过自新中前进的。#哲学人生 #经典诵读
00:00 / 07: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