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视频以及以下内容纯个人观点!!! 作为在校大学生,生活费这个话题,视频及以下内容单指普通大学生在校的花销情况,也是我对一些说法的客观反映 有人说:“1500生活费都嫌少,以后毕业了给你父母1000试试?” 生活费本就该看家庭条件——条件好就多给点,不宽裕就少给点,多少钱有多少钱的过法。不要拿过去的物价跟现在比——大家都活在当下,应该清楚现在的物价水平 有人说:“上大学是学习去的,不是享受去的” 校园生活确实比工作轻松些,但吃份15块的黄焖鸡就算享受?打场篮球也算享受?总有人说“有时间玩不如去干活”,可我们往后要工作一辈子啊。难怪会有那么多“给小时候的自己买东西”的视频——难道要等七老八十了,再去追自己喜欢的事吗? 还有人说:“大学生应该多去兼职,别总想着啃老,父母多不容易” 大学生谁不想经济独立、孝敬父母?可现在的问题是,有的人因为想去兼职被骗,有些人利用大学生兼职心理骗为数不多的生活费,甚至“没能力赚钱的大学生”这个标签好像已经被贴上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本就不是人人都有,像样的兼职常要求“全勤”,可时薪大多也就10到15块。如果真的想靠自己赚点生活费,在大学来说,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我上了两年大学,也通过一些方法自己赚取生活费,但是也深感不易。我们正值青春,不要让过多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围绕自己,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大学本就是求学的阶段,不只是学知识,还要练为人处世、社交能力,学时间管理和理财,更要慢慢建立自信。很多学生哪怕硬扛着,也怕向家里要钱——他们何尝不知道父母辛苦?从小到大听的也都是这些话。这或许算不上“愧疚式教育”,但确实会悄悄磨掉一些自信。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想法,键盘侠们想反驳也可以——既然发出来,就不怕讨论,当然,不理解的声音我也不会盲目认同。 #大学 #生活费 #dou+小助手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