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8
@清心@6天前
【笑 出 烟 火 气】 20 首古代打油诗里的民间智慧! @半夏浅香&(2025-10-10 江苏) 提起古诗,人们总先想到 “床前明月光” 的清雅,或是 “大江东去” 的豪迈。可在正史典籍之外,还有一种 “不上台面” 的诗 —— 打油诗。它们不讲平仄、不避俗字,像古代百姓的 “朋友圈段子”,把生活的窘迫、世态的荒唐、小人物的狡黠,都揉进短短几句里,读来让人捧腹,细品又藏着真性情。 下面这 20 首打油诗,避开了耳熟能详的《雪诗》,专挑那些 “接地气” 的民间佳作,带你看看古人是如何把日子过成笑话,把笑话写成诗的。 一、【生活窘态里的豁达:把烦恼过成笑话】 日子难免有磕磕绊绊,有人愁眉苦脸,有人却能 “摆烂” 出雅趣。这几首诗里的主人公,把柴米油盐的愁、怕老婆的怂,都变成了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 《无 题》(明・朱载堉) 门前索债乱如云,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亦管他娘不得,后门走出看梅花。 读这首诗,仿佛能看见这样的场景:债主们堵在门前,吵吵嚷嚷要账,屋里还缺着柴米油盐,日子眼看要过不下去了。换别人早急得跳脚,可诗人朱载堉偏不 ——“我管他娘不得”,一句话把所有烦恼抛在脑后,偷偷从后门溜出去,赏梅花去了。 这不是真的 “摆烂”,是窘迫里的豁达。把一地鸡毛的生活,和清风明月的雅趣摆在一起,反而显出几分可爱的 “雅痞”,让人忍不住想跟着他说一句:“先赏梅,账的事明天再说!” 《惧内即景》(清・佚名) 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 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 这首诗妙在 “篡改经典” 的反差。原诗是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写的是春日游赏的闲适。可到了这首打油诗里,“过前川” 变成了 “跪床前”,雅趣瞬间变成了狼狈 —— 傍晚时分,明明该悠然散步,却得跪在床头 “受罚”。 更逗的是后两句:怕别人看见笑话,还自我安慰 “人家说不定以为我在学拜年呢”。把怕老婆的怂,藏在自我调侃里,委屈又机灵,像极了生活里怕老婆却嘴硬的普通人。 《咏薄粥》(佚名) 半锅清淡沁鼻香,一粒粟中藏世界; 二分米里煮山河,先生赐我洗锅汤。 把 “穷” 写得这么有气势,大概只有打油诗能做到。粥稀得能照见人影,却硬说 “一粒粟里藏世界,二分米里煮山河”—— 借用佛家 “一花一世界” 的禅语,把一碗薄粥吹成了 “山河盛景”。 可前两句的 “装腔作势”,全被最后一句戳破:“
00:00 / 19: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6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2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7
00:00 / 05: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