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3
00:00 / 06: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0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9: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9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这种带电的状态使得原子核能够对电子产生强烈的吸引力。那么,为何电子不会被吸引进原子核呢? 电子之所以不会被原子核吸引进去,主要是因为量子力学的原理在起作用。在量子力学框架下,电子并不遵循经典物理学中的轨道运动,而是存在于原子核周围的概率云中。这个概率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中可能位置的概率分布,而不是一个确切的轨迹。 1. 能级与量子化:电子在原子中只能占据特定的能量状态,这些状态是量子化的,意味着电子只能拥有特定的能量水平。最低的能量状态称为基态,电子在基态时不会掉入原子核,因为没有更低的能量状态可以达到。 2. 波尔模型的解释:虽然波尔模型是早期对原子结构的尝试,它提出了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不释放能量就不会掉入原子核的概念,这与量子力学的解释相呼应,即电子在特定轨道(能级)上是稳定的。 3. 量子力学的排斥力:虽然电子被原子核的正电荷吸引,但电子之间的泡利不相容原理也起作用,不允许两个电子占据完全相同的量子状态,这在多电子原子中尤为重要。此外,电子的波函数特性意味着它们在原子核附近的存在概率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 4. 屏蔽效应与有效核电荷:在多电子原子中,外层电子受到内层电子的屏蔽效应,感受到的不是全部的正核电荷,而是“有效核电荷”,这减少了它们向原子核靠拢的趋势。 5. 量子隧穿效应:尽管电子在理论上有可能通过隧穿效应穿过能量屏障,但这种概率非常低,不足以让电子频繁地进入原子核。 因此,尽管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存在强大的电吸引力,量子力学的规则确保了电子在原子中的稳定分布,避免了它们被吸引到原子核内部。#物理思想# #最喜欢的物理# #电子为什么不会掉进原子核# 电子为什么不会掉进原子核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