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如月1周前
于生活深处丈量世界,在实践之中感悟成长 ——记国庆中秋假期数学实践作业的感悟 这次以“长度”为主题的假期实践作业,远不止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更像是一座桥梁,巧妙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真实的家庭生活与孩子全面的成长连接起来。回顾整个过程,孩子们的收获远超我们的预期,作为教育者(或家长),我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感悟。 一、 对儿童而言:从“知识的接收者”变为“世界的探索者”。 1️⃣传统的数学学习往往局限于课本和练习册,而“制作一米尺”、“测量一千米”这样的活动,则彻底打破了这堵无形的墙。 2️⃣建构了真实的量感: “一米”和“十厘米”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数字和图片。当孩子亲手用纸板裁剪、标记刻度时,当他们握着自制的尺子去测量草地、菜地甚至柿子树的高度时,这些长度单位便在他们的小手中、脚步下变得具体、可感且生动。这种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量感”,是任何纸上谈兵都无法给予的宝贵经验。 3️⃣激发了内在的自信与成就感: 孩子能够“自信、声音洪亮”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这份自信源于她完整地经历了“思考-制作-应用-表达”的全过程。她不再是回答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展示一个由自己创造、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这种成功的体验,是滋养学习兴趣最肥沃的土壤。 4️⃣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寻找合适工具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与家人合作完成制作,是沟通与协作的初体验;录制视频介绍,则锻炼了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一项活动,多维收获。 二、 对家庭教育而言:从“学习的监督者”变为“成长的陪伴者”。这项作业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教育场”,让亲情在共同的探索中升温。 1️⃣创造了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作业指引中“到田野里”、“量一量爷爷奶奶种的菜地”等充满温情的建议,将学习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家庭生活和户外活动中。这不再是父母督促孩子写作业,而是一场全家出动的“探险”。在共同的测量中,话题从数学延伸到自然、到家乡、到祖辈的辛勤劳作,学习的场域从书桌拓展到了广阔的天地。 2️⃣实现了“孝心与爱心”的无声浸润: 作业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将“孝心”与“爱心”嵌入其中。当孩子去测量爷爷奶奶的菜地时,他量的不仅是土地的宽度,更是对长辈劳动成果的关注与尊重。这份融入亲情的作业,让知识的学习承载了情感的温度,实现了真正的“立德树人”。 三、 对数学学科而言:从“符号的运算”回归“生活的工具”。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