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罗布森#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 #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格鲁斯本,1962 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 ,被誉为“涉及过渡金属的晶体工程的先驱”,先后被授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并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开创性提出金属有机框架雏形:1974年,在备课用木球制作原子模型时,理查德·罗布森产生了利用原子固有特性连接不同类型分子,设计新型分子结构的想法。1989年,他尝试以新方式利用原子固有属性,将带正电的铜离子与一个四臂分子结合(分子每个臂末端化学基团能吸引铜离子),凝聚成秩序井然、空旷无比的晶体 。他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展示这一创新化学作品,并展望这可能提供构建材料的新方法,这些材料或许能被赋予前所未见的有益特性。 #拓展金属有机框架应用验证:1990年,罗布森展示了几种新型分子结构,其孔穴中填充了各种物质,还利用其中一种完成了离子交换实验,证明物质可以进入或离开该结构。他证明了可以构建具有宽敞内部空间的晶体,并针对特定化学物质进行优化,提出这种新型分子结构设计得当可用于催化化学反应等用途 。虽然他构建的结构不稳定、易坍塌,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概念和理论基础,北川进和奥马尔·M·亚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得金属有机框架(MOF)发展成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如今,金属有机框架在从水中分离污染物、捕获二氧化碳、从沙漠空气中获取水等多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6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3
橙新闻1周前
【诺贝尔奖得主共通点:都很难联络?】 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由三位学者共同获得,不过其中一位获奖者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被宣布获奖时仍在登山,与外界断绝联系。诺贝尔医学奖委员会用了20个小时后才成功联络到他。 拉姆斯德尔早前和妻子去洛矶山脉登山,他被宣布得奖时与妻子正在靠近黄石国家公园的一个山中露营。“我们被大雪困住了,完全与外界失联,那里几乎没有信号,而且我手机还开著飞行模式。” 两人当地时间周一(10月6日)打算开车返程,途中因汽车出现问题而在一处露营区停下检查休息,拉姆斯德尔的妻子劳拉(Laura O’Neill)打开手机,看到丈夫获得诺奖的新闻而惊叫出声。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由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罗布森与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亚吉获此殊荣。北川进此后接受采访表示,接电话前一度以为是推销电话。 北川进现年74岁,10月8日晚间赶赴京都大学出席了记者会。北川进发表感言称,科研路上确实充满艰辛,但过去30多年来,他始终乐在创造新事物,此次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内心深感激动。 谈及如何得知获奖消息,北川进答道,当时他正在办公室处理业务,下午约五点半时身旁的电话突然响起。他最近常接到推销骚扰电话,因此“一边想着‘又来了’,有点不耐烦地接起电话,没想到对方自称是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委员会主席,当下确实十分惊讶。毕竟(诺贝尔奖)是极具分量的奖项,当下甚至怀疑:这是真的吗?该不会是恶作剧吧?” #诺贝尔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医学奖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