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若无1周前
秋天带给人们的喜悦不仅仅是天高云淡,五谷丰登,还有用稻谷的色彩描绘的主题鲜明的稻田画。 站在观光塔的玻璃栈道上,脚下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风吹过,稻浪像金色的海浪一样起伏。阳光在稻穗上跳跃,仿佛每一粒稻谷都藏着一段夏日的故事。我俯下身,看到那些被精心种植的秧苗在阳光下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冰城的建筑线条在绿色中闪着银光,女娲的衣袖随风摆动;神笔马良的笔锋直逼眼前;后羿射日的弓箭要刺破天际;每个人的眼里都是心平气和! 这不是简单的农田,而是农民与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大地画布。想到每一株稻苗都是经过精准定位、手工插秧、细心养护才得以成形,我不禁感叹:这是耐心与智慧的结晶,是农耕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 走下观光塔,红色、白色的稻田小火车缓缓驶过。近距离看那些色彩分明的图案,仿佛走进了一幅立体的画卷。稻香扑鼻,耳边是虫鸣和风声,这一刻,我感到人与自然的距离是如此之近。 稻田画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美的形态,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丰盈与土地的深情。 这里是双城的闫家岗农场——百年冰城冰雪画卷: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索菲亚教堂的穹顶、冰雪大世界的冰塔。最萌的是“卡皮巴拉”,那只圆滚滚的水豚憨态可掬,让人忍不住笑出声。 这是我见过的最大规模的稻田画,真真的感到大气和震撼! 我们在稻田边舞动彩旗,把激动与兴奋融进节奏。 离开前,我又回望那片稻田。阳光下的图案依旧清晰,它们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种提醒——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仍能在土地上找到耐心、创造力和诗意。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无题: 转眼就到了寒露,大致是更凉的意思吧。 这时节,风劲了,秋深了,天冷了,身子仿佛都在蜷缩,每个汗毛孔好像都在收紧,全没了夏日里那种松弛伸展的惬意与舒畅。 原来,秋天带给人们的不止是视觉上的苍凉,情绪上的消沉,还有身体上的不适。看来,祖上“逢秋多寂寥“是有原因的,绝非无病呻吟或自作多情。 走在河边的甬道,看到岸边枯黄的蒿草和衰败的野花,想起不久前它们还曾生机勃勃,花姿娇艳,便有些唏嘘,真所谓“花红易衰,水流无限“。 不知道什么原因,蜻蜓忽然多了起来,是暗黄色的那种小蜻蜓,都在蒿草间飞行。 据前屋博学的吴老二说,“蜻蜓这熊玩意儿可他妈邪唬了,打小在水里就邪唬,撅达撅达的净往肉上叨……“。按吴老二的意思,这些蜻蜓大抵是在捉蚊子。若真,则应该感谢这些蜻蜓。 鸟儿好像胖了许多,都成群结队的活动,一会儿蹦跶在树技间,一会儿又跳跃在地面上。我没有看到鸟儿捉蜻蜓,大约是不对它们的胃口吧,或者它们也知道蜻蜓太“邪唬“,不愿意惹麻烦。总之,鸟儿与蜻蜓同在一块空间,却互不侵犯。 有人总愿意教导我“要坚强,要勇敢,要知难而上,要努力攀登“,还说“任何付出都有回报,所有压力都是动力“。尽管,“知难而上“不是累倒,就是难倒,虽然,压力大概率会变成病历,但是,我依然认为他教导的对。 问题是,此刻已到深秋,无论如何都该添些御寒的衣服了。我清楚地感受到了凉或者更准确点应该叫冷。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把衣服往紧里裹一裹,便快步回家去找衣服来应对这季节的变换了。 #原创视频 #记录生活 #感受大自然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