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7)黛玉第一次葬花 《红楼梦》中凡特殊注明的时间都需要注意,凡有脂砚斋批语的地方也需要注意。黛玉第一次葬花在三月中浣,黛玉肩担花锄手拿花帚出来的时候,庚辰侧批“一幅采芝图,非葬花图也”。明明是葬花,为什么说是采芝,三月中浣又是什么意思呢? 1644年,中国干支纪年为甲申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这一年,中华大地风云巨变。农历三月初,李自成南北两路大军摧枯拉朽,崇祯皇帝急令各地兵马进京勤王,他给左良玉、刘泽清、吴三桂、唐通等人全部加官进爵,可结果只来了唐通两万兵马。唐通到居庸关后却投降李自成,成为大顺军的先锋官。农历三月十六,昌平失守,部分皇陵焚毁,李自成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崇祯试图与李自成谈判拖延时间,但李自成于三月十八日下午即展开总攻,当晚突破外城。三月十九日,张缙彦打开正阳门引刘宗敏入北京城,太监王德化打开德胜门引导李自成经承天门进入紫禁城内城。崇祯逼迫皇后、贵妃自尽,砍杀女儿,放走三个儿子后,于煤山自尽。 1644年三月中浣,明朝被大顺推翻,黛玉第一次葬花影射的就是这段历史。之所以称黛玉此次葬花为采芝,与“商山四皓”的典故有关。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博学之士见秦政苛虐,隐于商雒深山,结茅山林,曾作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高贵之畏人,不及贫贱之肆志。”四人采食灵芝充饥,后来年龄都八九十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被称为“商山四皓”。“采芝”也成为访道求仙和遁隐的代名词。 李自成推翻明朝,朱姓改为李姓,在这段乱世中,选择远离朝堂、避世隐居不失为一种对前朝表达怀念与忠诚的方式,但这毕竟属于汉族内部的改朝换代,所以悲伤的氛围并不十分浓重。 相比之下,黛玉四月二十六日第二次葬花则心碎欲裂,因为第二次葬花实际是在祭奠“扬州十日”大屠杀中死难的华夏子民。#文化 #读书 #红楼梦 #朗诵 #黛玉葬花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0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5: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59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7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