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真尖山子海拔1236米处,一场细雨为勘探养马环境的行程蒙上诗意。身旁,95公斤的申科撑着伞,壮硕的身影在雨雾中像座温暖的小山。作为重庆铜梁的养马人,他悉心照料着19匹马,只因夏季铜梁酷热难耐,便带着对马的深情,不远千里来到尖山子,只为给马儿寻觅一处清凉的避暑之地。“钱可以慢慢赚,但不能委屈了这些小家伙。”他抚摸着随身带来的马具,眼神温柔得能揉碎山间的雨雾。 漫步于密林间,我不仅留意着草地与水源,也在寻找制弓良材。申科对山林同样熟稔,不时指点:“山核桃木纹理坚韧,青冈木质地细密,都是做弓的好料。”他宽厚的手掌抚过树干,粗糙的指腹仿佛带着岁月的刻度。指尖触碰到这些古老树干时,仿佛已触到未来弓弦的张力,也感受到他对自然万物的细腻感知。 林间野趣盎然,鲜嫩的蕨菜藏身草丛,伞状的马桑菌悄然生长。申科熟练地辨认可食用的野菜蘑菇,“马桑菌得用泉水多煮几遍,毒素去净了,鲜得很!”他边说边示范,庞大的身躯在林间穿梭,动作却轻巧得像只熊貓,采摘时小心翼翼,生怕弄伤这些自然的馈赠。 穿过茂密的灌木,一处挂着“老兵营地”木牌的地方映入眼帘。退伍老兵始祖金闻声而出,两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他们相视一笑,无需多言,数十年的情谊都在这默契的眼神交流中。始祖金的营地依山而建,原木搭建的帐篷平台错落有致,简易木屋旁,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老申总惦记着我,每次来都帮着修缮营地。”始祖金笑着说。 入夜,围坐在营地的篝火旁,听他们讲述过往。始祖金摩挲着褪色的军功章,说起戍边岁月;申科则分享养马趣事,讲到马儿调皮捣蛋时,粗犷的笑声震得篝火都跟着晃动。“当年老金在这儿养鸡、酿酒,我就带着马过来作伴。”申科往火里添了根柴,火苗窜起,映得两人脸上的皱纹都镀上暖光。 申科还教会了我骑马。在开阔的草甸上,他耐心讲解要领,稳稳扶着马鞍护我安全。随着马匹缓缓前行,风掠过耳畔,我感受到了人与马之间的奇妙默契,也体会到申科对养马事业的炽热之心。 返程时回望尖山子,薄雾缭绕的山林里,藏着养马的憧憬、制弓的期许,还有两位老友用时光沉淀的情谊,这一切,都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00:00 / 06: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