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9
《赞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段文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顶级的“人设描写”,短短几句,一位绝世佳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四百年过去了,依然让我们念念不忘。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开篇即是神来之笔。她的眉像一缕轻烟,似皱非皱,忧愁是天生的底色;她的眼如秋水含露,将泣未泣,泪光里自有万种情愫。未闻其声,先见其神——一种极致的、灵动的哀婉美。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她的美,藏在酒窝里荡漾的轻愁中,源于身体里透出的娇弱里。这不是健康的活力,而是一种“病态美”,却娇怯得让人心生怜爱。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这是最经典的比喻!安静时,像一朵娇嫩的花倒映在水面,静谧易碎;行动时,如纤细的柳条在风中摇曳,袅娜飘摇。一静一动,皆是风景,将那种轻盈、飘逸、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写到了极致。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更绝的是,他不只写外表,更写灵魂。说她的心思比商朝聪慧的比干还多一窍,是天才的少女,极致敏感;说她的病态美,比典故里的西施还要胜出三分,是美的巅峰。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真正的“美强惨”人设,精髓不在“惨”,而在“美”与“强”。林黛玉的美,是一种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灵性之美。她的“强”,是才华横溢、心思剔透;她的“惨”,是身世之悲与对纯粹情感的执着追求。 这正是林黛玉能成为不朽美学符号的原因。她不是扁平的悲剧人物,而是一个拥有绝世才华、晶莹诗心与赤诚灵魂的少女。我们爱的,正是这份“真实”的脆弱与极致的高洁。 #红楼梦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8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红楼梦》 林黛玉 - 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气质:她的美是一种氛围感的美,兼具清愁与书卷气。她的整体形象和气质是柔弱的,弱不禁风,给人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 人物性格 - 敏感细腻:林黛玉从小寄人篱下,这种生活环境使她的内心格外敏感。她对周围人的态度和言语非常在意,常常会因为一些细微的事情而感到伤心或委屈。 - 孤高自许:林黛玉蔑视权势利禄,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不屑一顾。她不喜欢迎合他人,也不愿意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 聪慧机敏:林黛玉非常聪明,她有着过人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她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很高,常常能够写出令人惊叹的诗句。 - 多愁善感:林黛玉的性格中充满了忧愁和伤感。她常常为自己的身世和命运感到悲哀,也为周围人的遭遇而同情落泪。 主要事迹 - 黛玉葬花:林黛玉感花伤己,吟唱《葬花词》。她认为花的命运就像自己的命运一样,美丽而短暂,最终只能凋零飘落。 - 诗社夺魁: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当日就在探春秋爽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 - 共读西厢: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然后独自回房路过梨香院墙外时又聆听十二女伶演习《牡丹亭》,大受感动,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人物命运 林黛玉与贾宝玉彼此相爱,但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在贾宝玉被骗与薛宝钗成婚的晚上,林黛玉焚去诗稿,呕血而死。 #红楼梦 #林黛玉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