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重要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详细介绍: - 历史渊源:中秋节源于中国古人对月亮等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期“秋分祭月”传统演变而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汉代已有“中秋”的说法,晋代出现中秋赏月的记载。到了唐代,中秋赏月风俗日渐兴盛,北宋时期,农历八月十五被正式定为中秋节,明清时期,中秋节已与春节齐名。 -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祭月是古代重要习俗,人们会设香案,摆上祭品祭拜月神;赏月则是中秋之夜,人们走出户外,仰望明月,寄托思念之情;月饼最初是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成为团圆的象征;玩花灯主要在南方地区流行,人们会制作各种花灯挂于高处观赏;中秋时节正值桂花盛开,赏桂花、饮桂花酒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 神话传说: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玄宗游月等。其中,嫦娥奔月讲述了嫦娥因服用不死药而奔月成仙的故事;吴刚伐桂则是说吴刚因修仙犯错,被罚去伐月中的桂树,而桂树随砍随长,永远砍不断。 - 文化意义: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无论身处何地,炎黄子孙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个节日。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上热门 中华传统节日之——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仲秋节、月夕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在发展中融合了天子夕月、秋社、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 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正式定立于北宋,盛行于宋朝以后。2008年1月1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追月、乞月照月、扎灯笼、玩花灯、猜灯谜、树中秋、舞火龙、烧塔、听香、吃月饼、嗦田螺、食甜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为中秋节注入丰富内涵。文人墨客借此留下众多诗词文章,最终,“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现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中国外,中秋节还在东北亚、东南亚等地区流行。 —— 编辑:牧之 摄影:朴禅 制作:水墨人生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1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8: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