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老菜3月前
当生活在信息洪流中“裸奔”:我们该如何对抗诈骗的无孔不入 “太小看贱老蔡了,这种小把戏怎能忽悠我?”老蔡一边删除手机里最新收到的诈骗短信,一边无奈地摇头自嘲。在这个信息时代,他每天都要经历无数次这样的场景,诈骗短信、诈骗电话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人防不胜防。老蔡感慨,个人信息泄露太严重,感觉自己在网络世界里几乎“裸体”,毫无隐私可言。 曾经,一条短信、一通电话,或许承载的是远方亲人的牵挂,是朋友的问候,是重要事务的通知。可如今,当手机铃声响起,当短信提示音传来,人们心中涌起的,更多是警惕与不安。诈骗分子利用精心设计的话术,编造出各种看似诱人实则危险的陷阱。从冒充公检法的恐吓诈骗,到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的投资骗局,再到老蔡收到的这种虚假兑换信息,每一种都试图抓住人们的心理弱点,趁虚而入。 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五花八门。在网络购物时,我们填写的收货地址、联系方式;注册各类APP时,提供的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参加线上线下活动时,不经意间留下的个人资料……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便成了他们实施诈骗的“武器”。我们仿佛被剥去了层层防护,在他们面前暴露无遗。 信息泄露不仅让我们的生活被骚扰填满,更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有人因为轻信诈骗电话,辛苦攒下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有人因个人信息被泄露,遭遇持续不断的骚扰,精神高度紧张,生活陷入混乱。整个社会都在为信息泄露的乱象付出代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在一次次的诈骗事件中被消磨。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防御。作为个人,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在不可信的平台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谨慎对待各类授权请求。同时,提高辨别诈骗的能力,像老蔡一样,对可疑信息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而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应承担起责任。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信息泄露源头的打击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互联网企业则需加强技术防护,建立更严格的信息管理制度,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老蔡的自嘲,折射出无数人的无奈与愤怒。在信息安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只有个人、企业、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我们不再在信息洪流中“裸奔”,重新找回那份对网络世界的安全感与信任。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