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淘宝新店起店“四部曲玩法”的核心要点 总结如下 第一步:智能选品测款 (测谁行) 新店上架一堆新品后,不要多铺货,容易违规。 打开万象台,用 “智能选品” 里的 “潜力新品” 模式。 把所有新品放进去跑计划。 关键设置: 出价模式: 控成本。 目标: 选 点击 (选成交太贵)。 关掉: 搜索人群追投。 不加: 任何关键词。 日限额: 最低50块,让它一天花完(花太快降价,太慢涨价)。 目的: 让平台用公域流量测测哪些品能成交。 跑一周后: 看计划里的 “选品结案”,找出 有成交的产品。 第二步:流量自选过渡 (跑成交) 用第一步测出的能成交的品,开 “自定义流量自选” 计划。 出价模式: 控成本点击。 日限额: 30块左右,一天花完。 作用: 这是个过渡计划,继续积累成交,让单品成交更多。 跑一段时间后: 看 “流量自选报告”,找出 能成交的关键词。 第三步:精准手动收割 (放大流量) 开 “自定义手动出价” 计划。 加词: 把第二步报告里找到的 能成交的关键词 加进去。 出价: 按 行业平均点击单价 设。 人群: 开 “智能拉新人群”,溢价30%(不用太高)。 跑一周左右: 精准流量进来,成交不错就可以 放大预算(30->60->120->240...)。 放大关键: 看 总成交额 vs 计划花费 算总投产(ROI),能挣钱就加预算。 某个预算阶段数据不好(比如加到60时),就 暂停放大,稳在60再跑跑看。 第四步:趋势收割 or 标准放大 (看类目) 关键判断: 看你做的类目,同行 有没有免费流量? 情况A:类目没免费流量 (比如冷门/高竞争) 直接开 “趋势明星” 计划(控成本点击)。 一个主题一个计划,可以多开几个,用来 收割 就行。 情况B:类目有免费流量 (比如有机会拿自然流) 千万别开趋势明星!(会吃掉你的免费流量)。 继续放大 第三步的标准计划预算 就行。 目的: 不断放大成交额。 总结一句话: 这套“四部曲”就是先用智能计划低成本测出能卖货的品和词,然后一步步过渡到精准手动计划放大流量,最后根据类目特点(有无免费流量)决定用趋势明星收割还是继续放大标准计划,让新店快速有成交。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