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石头爸5月前
恩施大峡谷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过程如下: 一、内力作用奠定基础 1. 地壳运动:远古时期,恩施地区是古海洋的一部分,经漫长沉积形成巨厚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后来地壳抬升,海洋变为陆地,岩层受挤压产生褶皱、断裂,形成复杂地质构造。 2. 火山活动(次要):局部岩浆活动影响地层结构,为后期侵蚀提供条件。 二、外力作用塑造地貌 1. 流水侵蚀(核心动力) - 降水丰富,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下渗,溶解碳酸盐岩(如石灰岩),形成溶沟、石芽等初期喀斯特地貌。 - 水流不断侵蚀、溶蚀,逐渐发育出溶洞、地下河,地表岩层因失去支撑塌陷,形成天坑、地缝(如“云龙地缝”)。 - 河流长期下切(如清江),切割出深邃峡谷,两岸陡峭崖壁凸显。 2. 冰川作用(古冰川影响):第四纪冰期时,寒冷气候使区域内冰川活动塑造了部分U型谷、角峰等冰川地貌,与喀斯特地貌叠加。 3. 风化与重力崩塌:昼夜温差、植被根系生长等物理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陡峭崖壁、岩柱(如“一炷香”)等地貌。 三、独特性与景观 恩施大峡谷融合了喀斯特地貌(溶洞、峰林)与山地峡谷地貌(深切河谷、绝壁),加上丰富的降水和植被,形成了“喀斯特生态博物馆”般的景观,被称为“世界地质奇观”。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8: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7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