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3
陈奕迅歌曲《十年》创作背后的故事: 舞台的追光像一片月光,静静照着他。陈奕迅站在麦克风前,万千观众的呼吸仿佛静止。前奏响起时,他闭上眼——不是表演,是回到了某个潮湿的香港夜晚。 那是2003年,林夕拿到《明年今日》的曲子,钢笔在纸上悬了很久。十年,该怎样填满这两个字的分量?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我难受。”林夕写下的,是爱情里最残酷的发现——原来连分手都需要练习,原来再见说得再熟练,心还是会颤抖。 录音棚里,陈奕迅反复揣摩。他不是在唱歌,是在翻开自己的记忆。他想起了某个雨夜,在街角偶遇多年前的爱人。彼此微笑,寒暄,然后擦肩。走远后才明白,“那两个字”不是“再见”,是心底那句始终没问出口的“你好吗”。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他唱得平静,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可到了“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声音里有了细微的裂纹。林夕的词像手术刀,剖开时间的外壳,露出里面从未愈合的温柔。 最痛的是“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这一刻,爱情升华为对整个人生的理解。我们流泪,不只是为某个人,是为所有相遇与别离,为时间本身的无情与慈悲。 歌曲发布后,有歌迷写信给他:“谢谢你,让我在歌里遇见十年前的自己。”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十年”。它可能是抽屉里泛黄的信纸,是手机里舍不得删的号码,是街角那家已改名的咖啡馆。陈奕迅唱的,不是他的故事,是所有人的故事——关于时间如何把激烈的爱恨,酿成温和的怀念。 舞台灯光渐暗,最后一个音符消散。他睁开眼,看见台下万千星光。那些为他流泪的人啊,其实都是在时间里泅渡的,同路人。 十年又十年,歌声会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总有人在歌里听见自己的十年。这大概就是《十年》真正的意义——它让孤独的人知道,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都不孤单。#十年 #陈奕迅 #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4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6: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38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2
00:00 / 4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80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