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这首诗像是一封写给 “过去自己” 的信,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从热血拼搏到回望感慨的人生轨迹,字里行间满是对成长的坦诚与怅惘,却又在怅惘中藏着对生命蜕变的敬畏。 (一)场景铺陈:在 “四季” 里锚定人生阶段 诗人开篇便用 “日光绚烂的春天”“淫雨霏霏的夏夜” 两个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勾勒出人生中不同的境遇 ——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起点,夏夜是裹挟着苦涩的历程。这种以自然四季喻人生阶段的写法,让 “曾经的选择” 不再抽象:我们曾在顺遂时奔赴,也曾在困顿中坚守,而 “汲取生活的苦涩”“寄托一生的梦”,正是每个追梦者共通的起点,轻易便能勾起读者的共鸣。 (二)情绪共鸣:把 “拼搏” 写得真实可感 诗中对 “拼搏” 的描绘,没有刻意渲染热血,反而戳中了其中的 “寂寞” 本质 ——“拼搏,对于别人对于自我都是一样的寂寞”“没有人陪的时候常常对酒当歌”。这种坦诚的书写,剥去了 “奋斗” 的光环,还原了它最本真的模样:是疲惫时的咬牙坚持,是独处时的自我慰藉,是 “细数花开花落” 时的迷茫与期待。而 “重返童年的梦想,将创伤慢慢抚摩” 一句,更像是成年人柔软的独白,让拼搏的路上多了一份共情的温度。 (三)结尾留白:在 “蜕变” 中藏着人生哲思 诗歌的后半段,从 “舍弃” 转向 “回望”:为了拼搏,我们舍弃了爱情的缠绵、四季的景色,背负着期望与承诺;可当回头看时,却发现 “磨去遍身棱角,我们含泪惊愕”。这里的 “含泪惊愕” 极具张力 —— 既是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也是对自我改变的怅然;而 “再也找不到曾经的自我” 这句结尾,没有刻意伤感,反而带着一种对成长的接纳:时光如梭,我们或许丢了曾经的棱角,却在蜕变中长成了更坚韧的模样,留白处藏着对 “自我” 的深层思考:所谓成长,或许就是与曾经的自己和解,然后带着蜕变的痕迹继续前行。#原创诗歌 #现代诗 #诗歌 #现代诗歌 #诗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