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3号线 东坝北→东四十条 全程车内广播 #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3号线 #地铁报站 #发现中国之旅 北京地铁3号线虽然编号很靠前,但相比于编号相近的线路开通晚了很多,这是因为规划在不断变动,3号线几版规划的部分线位都让其他线路抢占并先于3号线开通。3号线最早出现在北京地铁规划中是1957年,当时请苏联专家规划了第一版线网图,但是当时资金极其匮乏,在1965年缩减成“一环两线”方案,其中从西直门至青龙桥的线路就是3号线。1971年,3号线在原有规划中继续延伸,成为了一条西至香山,东至首都机场的长线,2号线修建时在西直门和东四十条按照准6B编组规格预留了3号线的完整站台结构。1993年,3号线规划进行缩减,成为了一条西起四季青,东至望京的线路。21世纪初,随着13号线的横空出世,3号线的规划再一次被搁置,连接首都机场的任务交给了13号线支线。随着北京申奥成功,连接首都机场的轨道交通改为独立修建,逐渐演变成了首都机场线。2009年,4号线通车,占用了原3号线的部分线位,并使用了西直门的预留站台,3号线规划再次变更。此时3号线和6号线是两条平行的穿城而过的东西向线路。3号线西起于五路,东至东坝。随着通州新城的发展,6号线的重要性被提升,而规划的S1线止于五路,西边的石景山和门头沟新城交通需求也很迫切,于是将3号线和6号线中段的线位进行了对调,两条线在市中心“拧了一次麻花”。后由于文物保护问题,3号线走景山前街的线位无法修建,不得不再次更改规划,只能和6号线并线,走地安门大街地下,不过这样修建难度更大,还有重复建设的嫌疑,还会在市中心出现平安里这个四线换乘车站。东段线位基本不变,西段经阜成门、甘家口、白堆子、航天桥、西钓鱼台最终到达田村。中段修建难度可想而知,于是又被搁置。2016年,3号线决定开工建设难度较小的东段(东四十条-东坝北)。此时的3号线已经不同于上世纪规划的3号线,如果再采用小编组,后果可想而知。于是北京地铁打破既有预留限制,决定在东四十条站2号线预留站台下方再挖一层作为3号线站台,这样3号线可以采用更大编组,原预留站台作为站厅的一部分。工人体育场站和朝阳公园站在建设时已为3号线做出预留,所以为方便的节点换乘。团结湖站位于东三环下方,10号线为分离岛式站台,该站开创性地在10号线站台上暗挖出一条通道,用于换乘,该通道有几部垂直于10号线站台的扶梯,通往10号线站厅,扶梯出口正对3号线站厅,换乘非常方便。
00:00 / 06: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6
东四十条,东起东四十条立交桥西侧,西止张自忠路东端,全长近1500米。现在已成平安大街的一部分 清朝时,此地属于正白旗地界,称十条胡同(西半部);1949年后改称东四十条, 1965年将甜水井胡同并入,文革中一度改为卫东路,后恢复原名。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四十条胡同基本保持原来的样子,又窄又老又小。随着共和国经济建设发展蓬勃向前,以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的需要,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北京市政府对东四十条进行拓宽,胡同里破旧的老屋该拆就拆,居民该迁就迁。这样就出现了一条宽广的马路,一直延伸至现东二环东四十条桥处。那时的北京城墙还在,于是将一部分城墙拆除,形成豁口便于公共车辆通行。后来沿着东四十条大桥一路往东,又修建成了如今的工体北路和工体。 实际东四十条早就不能算是胡同了,而是宽阔的大马路,九十年代修建“平安大街”时再次扩宽,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据《宸垣识略》记载:“正白旗护军统领署,正白旗觉罗宗学,五岳庵在十条胡同”,五岳庵为明代所建,有羽士居之,内供玉馈五岳真形图。不过这些古迹早就不在了。如今沿线楼房林立,都是新式建筑。 沿线有“南新仓”等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新保利大厦等。 东四十条临街的房屋,每家每户都伸出绛红色的防雨棚,远远看上去像是写给胡同热情醒目的诗行。如果雨天行走在这样的胡同里,仿佛整个胡同善解人意地为你撑起温馨的雨伞。在淋淋漓漓的雨中,东四十条敞亮宁静,虚怀若谷,感觉就像是遇到一位胸襟宽广又充满温暖的人,内心会油然升起一种一直陪伴此路走下去的愿望。 漫步东四十条大街,睹风景,品历史,恍然中有许多人生的感受启发。许多胡同改造拓宽后彻底失去了胡同的模样风采,被一幢幢现代化大楼完全取代,让人想不到历史曾经的样子。而东四十条,四合院依然,大楼则谦逊于古建筑身后,街道上的商业门脸呈现出独有的精致。新旧映衬,相映成景,无声表述着专属于东四十条的心境。是的,论情怀东四十条是细腻而博大的那一条!#北京胡同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东四十一条位于东四北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东起东直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北大街,南与朝阳门北小街、南竹竿胡同相通,北邻东四十条、育群胡同。 明朝属思诚坊,称 “四条胡同”,清朝属正白旗,乾隆时称 “四十一条胡同”,宣统时称 “东四十一条”,1949 年后沿用,1965 年整顿地名时将扁担胡同、大头条并入,“文化大革命” 中一度改称 “红日路十一条”,后恢复原名。 胡同全长 710 米,两侧多为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仍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元素,如门楼、影壁、四合院布局等,古韵犹存。 东四十一条21号,翰林书画院。 剧作家曹禺,他在东四十一条 23 号创作了多部经典作品。 东四十一条42号是一个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院子有三进,曾经是《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少年报》的宿舍。 东四十一条47号,广和成粮店旧址,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2013年)据说是建于民国时期,前店后厂的形式。门楣上有三块石匾,正中间的是字号“广和成”,左侧的是“面粉”,右侧那块已经看不清是什么字了。 东四十一条73号院,北京市历史建筑。 东四十一条79号院,北京市历史建筑。 东四十一条93号住宅,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2013年) 东四十一条是明清时期专辟的一条运粮通道。那时,从江南通过大运河漕运进京的粮食最先储存在朝阳门、东直门内的南新仓、海运仓等各个仓廒,需要时再运至安定门、地安门内的米粮库、碾坊、酒醋面局等处,深加工后供宫廷使用。从仓廒出来的粮车(人力推的独轮车)最先走过的一段就是东四十一条。为了防止劫匪隐藏在树丛里,故而明令禁止在道路两旁栽种树木。明清以后,由于胡同内院落已然成形,难以再行植树,最终形成今天的模样。偶尔在胡同里看到一些树荫,那是两边院子里的大树伸出来的枝叶。#北京胡同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1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位于东城区东四九条67号, 东四九条小学于一九四四建校,原名东四十一条国民小学,地处十一条二十一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体制的改革几次易名,于一九六六年该校更名为东城区永培红小学。一九六八年八月学校迁址到东四九条67号,一九七三年经东城区教育局(今教委)正式命名为东四九条小学至今。 学校占地面积5300余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4200余平方米,附属房屋建筑面积1155余平方米,操场面积近2000平方米。 学校教学区院内原为清代谟贝子府, 1920 年代,银行家冯耿光(曾任中国银行总裁)购得此宅,对西部花园进行改造,增建西式洋楼。 1937 年北平沦陷后,川岛芳子在此设立情报站,与日军将领冈村宁次等人频繁往来。宅院西侧洋楼曾作为审讯室,现存地下室通道仍可窥见当年的隐秘用途。 1952年到1978年,东四区人民政府、东城区教育局、东城区副食管理处及北京市第73中学,曾先后在贝子奕谟府办公和办学。 21世纪初,旧时王府随平安大街及地铁五号线工程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学校, 现在保存下来的也仅剩一座“古亭”了。亭前石头上刻着“咏竹亭”,亭柱正面挂着“听墙外风雨多生变化,看园中青竹自有道德。”的对联。西北隅的传统建筑与东南部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北京胡同 #城市记忆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