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古城的四大败局 投资24亿血本无归,中国文旅界著名的大败局项目——张家界大庸古城,遭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质疑。 这个惊动了新华社和中央高层的大庸古城,为何各级领导如此重视,还是很难挽回颓势? 第一, 供需错配。 其实,当前张家界的全域旅游发展状况很好,作为一个全球化的文旅IP定位,最核心的特色还是在梦幻瑰丽的自然景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庸古城作为张家界的会客厅,定位方向没有顺应这里的奇境模式来强化,而是打造了一个传统中式古城。 如果文旅会客厅的定位能做成一个“阿凡达”式的梦幻之城,相信一定会比现在更有吸引力。 第二, 无视竞争,定位同质化。 古镇旅游并不是不能做,但若是选址在一批真古镇的市场周边,再建设假古镇,那就很难了。 在大庸古城周边200公里的旅游环线范围内,还有著名的张家界千古情、芙蓉古镇和凤凰古城。这三大顶级文旅项目都有着湘西地区的文化古镇的风情,并且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古城故事。 芙蓉古镇有着挂在悬崖上的古镇的绝美景观,凤凰古城被美丽的沱江穿城而过,拥有水岸美景和名著《边城》的夹持,而宋城千古情有着超强的旅游演艺能力。 很多人认为这三大项目其实距离较远,影响并不大。这一看就是外行的判断。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而言,他们的旅游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游客有限的时间无法消化太多同质化的景点,那么,他们就会出局。 面临这三大强敌,缺乏核心特色的大庸古城,惨被淘汰。 第三, 中庸的规划设计使得项目失去差异化造景的机会 相比于乌镇等著名古镇,大庸古城的容积率更高,同时这里整齐划一的街巷空间,也失去了内部造景的可能性。 要知道,文旅类项目最重要的还是空间场景,超凡脱俗的创新力比什么都重要。 相比之下,大庸古城虽保留历史原貌,但建筑高度限制在 12 米以下,形态较为平面化,缺乏视觉冲击力,成为了一个资质平庸的古镇标品。 第四, 重建设轻运营,导致招商拉跨 曾经国企主导的运营团队缺乏文旅行业经验,未能建立有效的招商、营销和游客服务体系,错失了运营时间窗口期,如今名声在外,商户望而却步。 如此这样,从宏观定位、竞争战略、空间场景和招商模式上,大庸古城均没有思考清晰,造成如今积重难返的局面。 中国文旅业太多这样的项目,他们在战略上草率,在战术上勤奋。忙于建设,疏于策划,轻视运营,最终导致满盘皆输 #大庸古城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4
张家界莓茶产业究竟如何? 了不起的张家界人近日特邀张家界莓茶协会会长、张家界应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女士做客演播室,让她谈一谈张家界莓茶的起源、发展、现状和未来。李叶说她是“莓二代”,因为她父亲李新秋是茅岩莓创始人,也是张家界莓茶的创始人,她现在接管茅岩莓的经营,所以就是正经八百的“莓二代”。李叶的装束素洁,谈吐风雅,知识渊博,气度不凡。我不说,没多少人知道她的实际年龄,那也就干脆不说了。跟李叶谈起张家界的莓茶,尤其是她父亲当年的创业史,我能从她看似平淡的语气中看出她对父亲的崇敬。确实,我是二十多年前就认识了茅岩莓李新秋老董事长,并且一直保持着交往,虽然没有李叶对他了解得多,但多少还是知道一些茅岩莓在那个不为张家界旅游主流市场所接受,而他四处开拓打拼的艰难。当年与他同时期起家的还有几个农业产业老品牌,大都没有挺过来,茅岩莓能坚持到今天,是李新秋的不懈努力和坚韧不拔得来的结果,今天的茅岩莓依然还是张家界莓茶地域品牌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销售额翻了五倍,这也得利于从大都市返乡接班的李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张家界的莓茶产业看似风生水起,实则也是危机四伏,不但要面临着周边市州的市场竞争,还要面对本市相关企业及茶农之间白热化的内卷式竞争,稍有不慎,张家界莓茶极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市场稀乱的乱品牌。如何应对,如何规范,是体现当地政府高智慧管理理念的试金石。只有将张家界莓茶产业做大做强,才能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才能摆脱我们过度依赖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听一听李叶的看法!#涨知识 #上热搜 #正能量 #旅游#知识分享
00:00 / 28: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