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9: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这首诗《桂水秋汛》是一首描写广西地区秋季洪水的律诗,作者是冯国英,写作日期为2025年10月12日。 主题与背景 《桂水秋汛》以广西秋季洪水为题材,通过详细描写水位变化、洪水泛滥情况以及人们的情绪反应,表达了对洪水的担忧和对水情缓解的期待。诗中保留了关键的水文数据,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兼具新闻性,能够传递实际的水情信息。 内容与结构 1. 首联:“十河十五水文惊,郁水南邕七丈盈。” 注释:“十河十五”指10条河流15个水文站超警;“七丈盈”对应75.78米(古制1丈≈3.33米)。 分析:首联开篇点题,通过“十河十五”这一具体数据,突出了洪水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水文惊”形象地描绘了水位异常带来的紧张感。“七丈盈”则具体描写了郁江在南宁段的水位达到75.78米,进一步强调了洪水的汹涌和危险。 2. 颔联:“贵港波连四丈三,廿时退落警标高。” 注释:“四丈三”对应43.17米;“廿时”即20时,点明退水时间。 分析:颔联继续描写洪水的具体情况。“贵港波连四丈三”表明贵港的水位也达到了43.17米,与“七丈盈”相呼应,进一步强调洪水的严重程度。“廿时退落警标高”则说明在20时,水位开始下降,但仍高于警戒线,暗示着危险仍未完全解除。 3. 颈联:“缓流渐去愁肠解,急浪犹添半尺涛。” 注释:“半尺涛”指预计上涨0.5米。 分析:颈联描写了洪水从高水位逐渐回落的过程。“缓流渐去愁肠解”通过“愁肠解”这一心理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洪水逐渐退去的欣慰之情。“急浪犹添半尺涛”则说明虽然洪水在退去,但仍有急浪出现,水位还略有上升,预计会再上涨0.5米,暗示着洪水的威胁仍未完全消除。“缓流渐去”与“急浪犹添”形成动态对比,增强了画面感。 4. 尾联:“预报声声传预警,明宵应可息洪潮。” 注释:“明宵”呼应10月12日时间节点。 分析:尾联描写了人们对洪水的警惕和对未来的期待。“预报声声传预警”表示相关部门在持续发布洪水预警,提醒人们保持警惕。“明宵应可息洪潮”则表达了人们对洪水在明天晚上能够完全退去的期待,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总结 《桂水秋汛》是一首兼具文学价值和新闻性的律诗。作者通过详细描写洪水的泛滥情况和人们的反应,生动地展现了广西秋季洪水的严重性以及人们对水情缓解的期待。诗中保留了关键的水文数据,符合新闻要素,同时运用了平水韵下平四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诗名 《桂园秋水毁家园》作者随心拾笔·冯国英创作日期2025年10月12日 主题 这首诗以广西秋季洪水冲毁家园为题材,生动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在洪水过后的心情,以及他们面对灾难时的坚韧与希望。 内容与结构 1. 首联:“桂园秋水势汹汹,稻断楼残厄运逢。” - 分析:首联开篇点题,通过“桂园秋水势汹汹”描绘了洪水的汹涌和恐怖,接着“稻断楼残厄运逢”具体描写了洪水对家园的破坏,稻田被毁,房屋倒塌,展现了灾难的严重性。 2. 颔联:“昔日田园成泽国,今朝宅院没波中。” - 分析:颔联通过对比,描写了洪水前后的巨大变化。“昔日田园成泽国”表现了洪水淹没田园的惨状,“今朝宅院没波中”进一步强调了洪水对家园的吞噬,家园被洪水淹没,一切化为乌有。 3. 颈联:“心怀旧景忧愁重,目断残垣涕泪浓。” - 分析:颈联描写了人民群众对家园被毁后的心理反应。“心怀旧景忧愁重”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美好家园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忧愁,“目断残垣涕泪浓”则描绘了人们面对残垣断壁时的悲痛,泪水涟涟,情景感人。 4. 尾联:“众志成城齐奋进,家园重建待春风。” - 分析:尾联表达了人民群众面对灾难时的团结和坚韧。“众志成城齐奋进”体现了团结一心、共同抗洪的决心,“家园重建待春风”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园一定会在春风中重新焕发生机。 总结 《桂园秋水毁家园》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力量的律诗。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广西洪水对家园的巨大破坏,以及人民群众在灾难面前的团结与坚韧。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鼓励人们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共同重建美好家园。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