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8
新世相3月前
对话许倬云:年轻人要找到生死之交 世相访谈x许倬云:“我96岁的人,等于一个动物快死了,人之将死,其鸣也哀呀。” “你们能不能交到一辈子最好的朋友?不要一个人生闷气,喝闷酒,大家互相担起别人的包袱,即使一起流泪,泪水是可以擦干的。” 世界剧烈变化,我们与历史学家许倬云做了一次线上连线,想请他对所有年轻朋友们说说话。 许倬云96岁了,在美国匹兹堡养病,身上只有两个手指能动。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时间不多了”。他主动延长了这次访谈的时间,希望再多说一点话,多做一点事,对世界和年轻人,能再关心一点就再关心一点。 他说,他在匹兹堡对中美贸易战有亲身体感,他走过美国满地开花、处处讨论的最盛的时期,现在回首当年犹如做一场梦。 他强调朋友的重要性,互相讨论,互相解除忧困,互相搀扶,这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建造的桃花源。 在动荡之中,更要找到自己的位置,看见残忍的事情,看见不平的事情,要想至少我们自己该尽什么力。 在他书写的《天下格局·文明转换关口的世界》里,历史上文明转换的关口不止一个,“来时路”里常常暗含“去时路”,对未来迷惑时,我们还可以去历史里找答案。 在被动承受之中,我们依然可以自己仰得起头,站得住脚跟——不低头乞求、不倒下、不退后、不停止。 #许倬云 #历史 #安顿 #中美贸易战 #年轻人
00:00 / 1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8
黄藤:《泰伯》第四 曾子临终言善与君子之道 #本原儒学 #阅读经典 #论语 #礼乐教育 #传统文化 我们继续看第八篇第四章。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病了,孟敬子去看望和问候他。曾子就给他说了一段话。这段话我觉得他说得非常的真诚,也成为名言。那么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这就是把一个人的两头说清楚了。 无论是道家、儒家、佛家,都认为人的出生,在那一刻,他是纯净的,他是纯真的,他是向善的,他是向真的,他是向美的。那么曾子在这里表达说,人将死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重新回归了善,重新回归了本然。 他在这两句话做了铺垫以后说:我下面给你说的这些话呀,就是我最真诚的了,我没有任何隐瞒了,我把我心底真正要讲的东西讲给你。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君子,那么你就必须在这三点上能够做到。 一是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表情。你这个表情调整好了,那么你就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严肃、正直、尊贵、尊严、肃穆的人,而不是一个让人看起来不可信任、比较懈怠,甚至是一个很暴躁的人。 同时你自己把你自己的打扮、外形、行为,你要比较注意。那么你注意了以后,就让人有一种信任感,就觉得你这个人是个可信的,不是一个轻浮的、不可信的人。 同时,你讲话的时候,要注意你的语气。你这些语气注意了,你就和那些粗俗就远离了。所以他实际上就说,你这个君子要注意的,你主要是注重自己,不但是自己的内在,而且让自己的外在也要给人是一种正直、和气、肃穆、可信的这么一种感觉和表现。 至于那些程序上的事情,这个“笾豆之事”,它都是祭祀的一些器具和用具,那么也就指说那些繁琐的礼仪、程序、细节、过程。这些事情你不用管的,他是有专门的人来去做这些事情的。 所以这一条,也就是曾子在他临去世之前,在别人来看望他的时候,他非常掏心、置腹地给大家讲的一段话。这段话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有启发。我们其实也应该在我们的处事行为中,来注重我们自己的外在的表情、穿着、讲话的方式和我们自己的语气。 尽管这些话已经说过了两千年,但是我觉得和我们今天所要做的,似乎还在耳边——就像一个长者,他在去世之前,他不是对着来看他的孟敬子说的,他是对着我们每个人来说的。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今天还在继续读《论语》的意义。
00:00 / 07: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声也悲!汉语词语!出自《论语·泰伯》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意思就是说人到临死,他说的是真心话,是善良的。电视剧少林僧兵:月文劝说汪直回头,不料汪直却听不进去!最后下场很惨!有的缺德人可能没得到报应!但是他她天天吃不香睡不安的!如果一个人的心是残忍的!这个世界待他她就是残忍的!如果一个人的心是善良的!那这个世界给您的也是善良的!哇岁!我造谣成功啦!你错了!老天爷会惩罚你吃不香!睡不安滴!老天惩罚阴损缺德人吃不香睡不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想要活的心安!快乐!活到600岁!要么坦荡,要么真诚!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谚语,意思是行善或作恶如果没有相应的报应,一定是上天怀有私心!哈哈哈……#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好的名誉和心安!奥):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有人说是金钱!还有人说是权力!还有人说,是名誉。名誉是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和认可!那么,人这一辈子,什么才是最值钱的呢?答案或许因人而异,但在我看来,最值钱的莫过于心安!要想心安!快乐!必须做个善良人!奥……不管你多缺钱,不要干违法事!遵守道德和法律底线,不做违法乱纪之事!有句话说的好,所有的暴利都写在了刑法里。人生处处是十字路口,一旦选不对,就可能掉入深渊。尤其是不要抱侥幸心理,依法治国的年代,侥幸就是拿命往刀上碰,最终碰的满身伤痕……姑娘,听一句劝!若为人母,则要为儿女遮羞,若为人女,则要为父母遮面,若为人妻,则为夫留点尊严,若为人,则要行人道!莫失体统……世上最不幸的三对情侣,陈百强,何超琼,周星驰,朱茵,我和你[呲牙]……全世界都知道李宗盛去加拿大找林忆莲!人家没有理他!他在寒风下度过一晚 !却不知那晚李宗盛的妻子哭的有多撕心裂肺……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敬 之记1周前
早读有感:读史常悲,悲又从何来呢? 杜牧《阿房宫赋》有云:“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其言如黄钟大吕,历千年而震人心魄。读史者常生悲慨,非无故伤怀,盖因于历史波澜中,触人性、命运、时代之复杂脉络,乃生深沉之叹。而张居正跪王锡爵一事,恰如钥匙,启读史之悲门,令吾辈得窥其奥。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 张居正,明万历朝内阁首辅。以其铁腕行改革,欲挽大明于颓势,堪称传奇。其新政涉政、经、军诸域:考成法行,官场为之一清;一条鞭法立,税制简化,商埠渐兴。赖其力,万历一朝暂现中兴之象。居正实乃有抱负有能之臣,以天下为己任,个人命运与国祚相系。王锡爵亦为朝之重臣,于明廷举足轻重。居正跪锡爵,事发于立储之争关键时。居正深知储位关乎国本,处置失当则朝局动荡。为社稷长远、邦国安宁,遂舍己之尊,跪请锡爵,冀其回心。此一跪也,跪出居正之无奈与悲怆。彼虽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然在皇权之威与宫斗漩涡中,深感己身之渺小无力。其推行改革,阻力重重而未尝退缩;今为国家根本,竟需向同僚屈膝。此等反差,怎不令人唏嘘?其悲,在理想与现实之悬隔,在改革者于困厄中挣扎而难破之无奈。彼知此跪或可暂安邦国,却不能改封建权斗之酷,不能阻历史车轮之未知前行。 由是观之,读史之悲,其源有三:一曰英雄末路之悲,二曰理想与现实之冲,三曰历史循环之叹。 读史常悲,然不可沉湎。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者,旨在汲智慧、蓄力量,免蹈前辙。居正跪锡爵之事,令吾辈见历史人物之挣扎无奈,亦明面对困厄需有坚志不屈之精神。更当深鉴历史之训,克人性之弱,为社会进步、生民福祉而不懈。如此,方能于历史长河中寻己之向,书辉煌之篇… 读史使吾辈铭记历史之沧桑,深惜当下之太平。每览史文,不禁叹曰:勇之力,竟能直抵人心,越千年而不衰,触吾辈心底最柔之处。盖史笔如椽,既载兴衰之迹,亦传赤子之情,故能穿越时空,与后人之心弦共振,历久弥新…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2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1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