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38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1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小宇3周前
#原创视频 #九一八# 从东北工业到千万忠魂:九一八的代价远比想象更沉重 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决策,不仅让东北迅速沦陷,更让中国军民在后续抗战中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伤亡代价。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一错误决策和领土失守,究竟给整个抗战带来了怎样的毁灭性影响?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铁路,嫁祸中国军队后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南京政府的“不抵抗命令”,像一把冰冷的刀,斩断了东北军民的抵抗底气,直接让日军在5个月内占领东北三省,80万平方公里领土沦为“满洲国”。这一决策的后果,首先是战略主动权的丧失——东北成了日军的侵华跳板,后续华北、华东的危机,源头就在这里。更残酷的是,它用惨痛的事实证明了一个真理:退让换不来和平,妥协只会喂大侵略者的野心。日军正是看清了这种“不抵抗”的软弱,才敢在后来步步紧逼,最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更致命的是东北工业基地的失守。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重工业集中地,东北的钢铁产量占全国九成以上,煤炭、机械制造等产业更是支撑战争的核心。日军接管后,把这里变成了“战争工厂”,每年掠夺的资源能武装数十个师团。而中国呢?瞬间陷入“工业空心化”:前线需要枪炮,后方只能靠手工作坊勉强生产;部队需要燃料,只能依赖有限的进口和小煤矿供应。 这种悬殊的实力差距,让中国抗战从一开始就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仓促应战,用劣势装备硬拼,付出巨大伤亡;要么先积蓄力量,但日军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可即便陷入这样的绝境,中国人民也没退缩。东北抗日联军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游击,后方民众节衣缩食支援前线,正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韧性,才让我们在绝境中闯出了生路。铭记九一八,不仅是记耻辱,更是要刻牢两个道理:一是退让换不来和平,唯有抗争才能守住尊严;二是国家的强大,从来都离不开坚实的工业基础和绝不妥协的骨气。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1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9
00:00 / 08: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0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1